120所學校報名大灣區教育展吸港漂家長 鄧飛籲當局減慢殺校速度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本港四個教育團體將於12月15日至17日,合辦「第一屆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今早(14日)於港台節目表示,有見「港藉兒童」的家長,希望了解本港的學校,卻無正式的途徑,因此舉辦展覽提供資訊,現已收到120所學校報名。

立法會議員鄧飛亦於相同節目建議當局,應適當減慢合併重置學校的速度,「畀人印象只係不斷縮班殺校,或者合併重置,可能會令家長有疑慮,佢會覺得係咪香港教育有我唔知嘅問題存在呢?」

《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以更進取和更具針對性的方式吸納外來人才。(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各人才計劃助收生 有學校稱申請學位人數升一倍

陳狄安表示,自恢復通關後,教育團體有見「港藉兒童」的家長,希望了解本港的學校,惟沒有正式及方便的途徑說明,甚至有內地KOL提供不正確的資訊,因此希望舉辦教育展提供更多資訊。他並解釋,目標對象包括雙非兒童、經不同人才計劃來港人士的子女,以及疫情期間在內地讀書的港人子女。

陳狄安透露,現時收到120所學校報名,因目前仍在開放報名中,仍有學校在考慮加入。他相信各個人才計劃確實為學校收生帶來幫助,例如有學校便透露申請學位的人數增加一倍。問到是否當局應否暫停殺校或縮班,他表示「如果可以緩一緩係一件好事。」

稱大部份家庭來港選讀公營學校 因DSE升學出路多

但陳狄安強調,現時政府公布的數字只是獲批人數,需要時間得知申請人是否來港。但考慮到學童一旦持續增加,若當局仍殺校或縮班,日後學位或不足。「如果可以嘅話,都可以睇定啲,先再睇睇係咪再縮班殺校呢。」

陳狄安並稱,觀察到大部份家庭,因公營學校的課程及文化,與內地的學習模式相近,加上受惠於內地高校文憑試收生計劃,以及其他海外的選擇,而選擇公營學校。他指,不少學校已為該批學童安排銜接課程,輔助他們學習粵語及英語能力。「其實無論(中文科)用普通話定廣東話,我諗嚟到香港生活嘅學生,都係需要學習廣東話。」

鄧飛憂持續殺校影響家長轉往新加坡等地升學

立法會議員鄧飛表示,香港的學額供過於求,維持學校編制須吸收外來學生,因此地緣及文化相近的內地學生則成為首選。他指出,除了各人才計劃來港人士的子女外,亦有部份人因在港就讀碩士或博士課程,而向入境署申請帶同子女來港,以方便照顧。「所以實際上唔止四萬。」

惟鄧飛並不抱持樂觀態度,指移民潮雖然已漸趨穩定,仍面對出生率下降的衝擊,加上輸入人才總有飽和的時候,屆時學童人數的增長便會放緩。但他想到本港過往殺校潮的教訓,認為當局應適當減慢合併重置學校的速度,否則家長便會產生疑慮,甚至改變計劃到新加坡等地升學。

但如果我哋唔好好保護香港教育、香港學校呢個品牌,畀人印象只係不斷縮班殺校,或者合併重置,可能會令家長有疑慮,佢會覺得係咪香港教育有我唔知嘅問題存在呢?咁不如我走喇,去遠啲嘅地方讀書好過。
立法會議員鄧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