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購買TikTok美國業務遇阻? 在商言商遇上政治困局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最近數周,抖音海外版TikTok疑將被美國封禁的迹象愈發明顯。不少美國企業都希望藉機購入這個自稱在美國有一億用戶的社交媒體,一方面讓白宮能放心,另一方面也能自利。然而,特朗普周五(7月31日)卻宣稱「就TikTok而言,我們會將他們禁絕於美國之外」,讓諸如微軟等巨企收購TikTok的計劃有可能付諸東流。

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7月7月承認正考慮禁絕TikTok之後,美國商界眼見這個近月全美下載量最高的社交媒體新星可能會因為中美政治原因而被迫退出美國市場,也紛紛摩拳擦掌,希望能夠買下這個營利潛力甚高的新秀——據稱TikTok的美國業務預計來年可有60億美元的收入,是本年預估收入的6倍。

為得TikTok 美企摩拳擦掌

根據《金融時報》7月23日的報道,不少紐約私募基金與矽谷科技企業都已向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的創辦人張一鳴招手,提議收購TikTok的美國業務。其中,以私募基金泛大西洋資本集團(General Atlantic)等企業主導的收購方案「走得最前」。

到了7月底,從未大舉投入社交媒體的微軟也加入戰團。根據《華爾街日報》周五的報道,微軟已跟字節跳動就收購TikTok美國業務進入高層級的談判,收購協議最快可於8月第一個周一(8月3日)達成。如果此舉成事,這將是微軟自2016年購入職場社交平台LinkedIn後大步進軍主流社交媒體市場的動作,直接挑戰預計會在短期內推出與TikTok直接競爭產品的Facebook,以及上一代用戶生產內容影片網站YouTube等。

如果微軟收購TikTok成事,這將是它2016年收購LindenIn後進軍社交媒體市場的重要一步。(美聯社)

然而,特朗普禁絕TikTok的言論一出,《華爾街日報》周六(8月1日)就指微軟已暫停收購談判,並引述消息人士指兩間企業都被特朗普的言論嚇住。同一報道指出,蓬佩奧與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都支持微軟收購TikTok,而白宮法律顧問西波隆(Pat Cipollone)和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也正在參與促成協議。

全面收購也不夠?

雖然有傳字節跳動此前計劃繼續持有一部分美國TikTok業務股權,可是在特朗普發言過後,路透社已報道稱字節跳動已願意賣出整個業務。然而,外界仍不清楚這能否滿足聲言「我們不是一個合併與收購國家」的特朗普。不過,這個問題的解答該在短期中自有分曉——姆努欽周三(7月29日)就曾表示他會就TikTok的問題在當周內向特朗普提出建議。

目前,共和黨內的確有認為全面收購也不能解決問題的聲音。密蘇里州(Missouri)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佛羅里達州(Florida)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也曾對被收購後TikTok的數據收集和內容推送程式等問題提出質疑。而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此前也曾聲稱即使TikTok被售予美國企業,也不能解決其國家安全風險。

納瓦羅堅持其對華鷹派立場,似乎連美企全面收購TikTok業務也不能說服他接受TikTok繼續經營。(美聯社)

其實,在目前中美對峙的政治形勢之下,如果美國企業能透過收購TikTok的美國業務——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其美國業務如何從其歐洲和亞洲業務分折出去——而解決美國政壇對於中國科技產品的憂慮的話,這將為環球未來的科技產業立下了一個先例:跨越兩國的商界仍然可以透過互相合作而超越中美的政治對立,繼續在各自的市場經營各自的生意。

中美對峙的危與機

在這個維度之下,中美對峙的危也許是兩國企業的機。例如,如果微軟能成功收購TikTok美國業務,這個新服務如何加入微軟的大家庭,將是近年主攻雲端業務的微軟下一波轉營的關鍵。TikTok有沒有可能與微軟的電子遊戲產品Xbox、教育視訊平台Flipgrid,以至視像通訊軟體Skype、Teams等進行整合?TikTok會否成為微軟未來新產品打進年輕用家市場的渠道?

這些問題的解答,也不只有利於微軟,同時也有助啟發字節跳動如何立於抖音或TikTok的大熱流行之上,而將其業務橫向或縱向擴展到其他領域。

中美對峙的危,也許會成為了促成兩國企業「被迫」合作與創新的機。

同時,這種合作模式若能成事,也可作為其他中美企業的參考對象。例如,被美國屢次強力打壓、如今更將失去台積電供應尖端晶片的華為,也許可以考慮引入國外企業或人士持股,甚至參與經營,一方面去除美國或者其他西方國家政府的國家安全憂慮,另一方面也讓成為了持份者的國外企業為華為打開更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這一個「轉危為機」的可能,還要看中美兩國(特別是美國)的掌權者如何看待中美關係的未來。如果美國的掌權者是要完全將中美割裂、完全不可以容許任何與中國有關的先進產品在美國佔一席位的話,這種兩國企業的合作也就無從談起,兩國企業在商言商的空間和自由也會盡失。最終受害的,不只是企業,還有兩國合作創新給全球人們可能帶來的新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