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開建 「鐵路版」港珠澳大橋料2028年通車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今天上午(16日),甬舟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金塘海底隧道將從浙江寧波和舟山兩側同時開始相向盾構掘進。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金塘海底隧道將從浙江寧波和舟山兩側同時開始相向盾構掘進。(央視)

隧道採用雙盾構機 從兩側同時掘進

金塘海底隧道穿越的10萬噸級金塘水道是寧波舟山港主要的運輸通道。隧道全長16.18公里,其中採用盾構法施工區段長11.21公里。

掘進使用的「甬舟號」和「定海號」盾構機,每台長135米、重4350噸,開挖直徑14.57米。兩台盾構機將在海中穿越高水壓地段及多種複雜地層後,在海面下約78米實現精準對接。

建設海底高鐵長隧 究竟有多難?

全長16.18公里的金塘海底隧道既穿城又越海,掘進中面臨複雜地層和海域環境下的多重挑戰。建設這樣一條海底高鐵長隧,建設有多難、難在哪呢?首先難在地質情況複雜。金塘海底隧道在寧波側的起點,正是城市下方,「甬舟號」盾構機在地下58米出發後,就要下穿石油、電力等管線,以及海堤、航道等40多處風險源,而在向海中掘進過程中,盾構機要穿越12段高強度硬岩地層。

而在海對岸的舟山側,又軟又粘的地層好比「年糕團」,容易結成泥餅貼在刀盤上影響掘進。

中鐵十一局甬舟鐵路項目負責人王雙說:「我們在刀盤設計上採用沖刷的設計,通過在刀盤中心安裝很多沖刷管路,對刀盤中心區域進行反覆沖刷,防止這個區域有黏土殘留。」

水壓大是第二個難題。隧道海底最大埋深達78米,盾構機掘進過程中,承受的最大水壓相當於成年人手掌上壓上一噸的重量。

為此,他們對核心部件加強密封處理,可抵禦百米海底的高水壓。

而在經歷高水壓、複雜地質「長途跋涉」的雙向奔赴後,兩台盾構機將通過刀盤接觸的方式在海底高精度對接。這是隧道建設的第三大難題。

+8

中鐵十一局甬舟鐵路項目負責人王雙表示,「我們採用了6台北鬥的定位系統,結合我們盾構機自身的高精度的導向系統,保證我們第一台盾構機高精度地到達指定位置,第二台盾構機再靠近過來,把盾構機中心軸線控制在兩公分精度的範圍。」

兩台5層樓高的盾構機,完成使命後怎樣才能從海底順利拆解、運出來呢?建設者把盾構機做了特別設計。

中鐵十四局甬舟鐵路項目技術負責人韓鳳啟說,「盾構機採用了雙層殼體,盾構在海底對接後,內部結構拆解運出,外殼留在海底,為隧道提供保護,就像『金蟬脫殼』」。

此外,海底地層氯離子含量高、腐蝕性強,會影響隧道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建設團隊對管片進行了一系列防腐設計,為隧道穿上了「保護罩」,有效提升隧道使用壽命和安全性。

鐵路通車後 將結束舟山群島不通火車歷史

據了解,金塘海底隧道預計於2026年底實現貫通,甬舟鐵路預計2028年具備通車條件。甬舟鐵路通車後將結束舟山群島不通鐵路的歷史,進一步加快舟山及寧波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