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填海建新機場 將超越大阪關西 成世界最大海上機場
作為內地首個離岸式人工島機場,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項目去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已進入基礎施工的關鍵期,預計建成後將超越日本大阪關西機場,成為世界最大的海上機場。
據央視新聞報道,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項目建設現場,大型運輸車輛往來穿梭,施工機械的轟鳴聲此起彼伏。數千名工人分散在已經初具規模的人工島上忙碌着。
由於施工地的地層較為複雜,給樁基礎施工帶來不小挑戰,施工人員採用長護筒跟進及泥漿護壁的形式,有效解決問題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快了施工進度。
據介紹,現場有將近40台樁基設備在同時施工,樁基礎總共3000多根灌注樁,平均每天能有13根左右的樁完成。截止到明年3月底4月初,整個航站樓區域的樁基礎將全部施工完成。
大連現有的周水子國際機場,始建於1927年,位於大連市中心10公里處,是目前內地歷史最早的機場之一,然而周圍密集的居民區和有限的土地資源使得機場只能維持單跑道營運,20年時間吞吐量由全國13位降至27位,落後於東北地區的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22位)和瀋陽桃仙國際機場(23位)。
因此,大連新機場的規劃亦逐漸成型。2022年10月19日,大連新機場獲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批復立項;2023年10月19日,大連新機場命名為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2024年6月15日,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正式開工。
公開資料顯示,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位於金州灣東部海域,東南距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約18公里,南距大連市中心約23公里,陸域面積20平方公里,為4F級國際機場、區域航空樞紐。
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規劃建設2條分別長3600米、寬45米和長3400米、寬45米的遠距平行跑道,50萬平方米的T1航站樓,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300萬人次、貨郵55萬噸、航班起降33萬架次的使用需求。
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將分兩期建設,首期工程2035年完工啟用。建成後,將對大連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積極打造東北海陸大通道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