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兩會|工信廳廳長:挖掘低空經濟新增長點 佈局6G未來產業

撰文:鄭寧
出版:更新:

1月15日,廣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廣州召開。廣東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等負責人召開以「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記者會。

針對2025年,廣東將如何以創新推動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培養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方面,將會有哪些實質性的新舉措。省工信廳廳長涂高坤回應《香港01》表示,廣東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在穩固紡織、家居等廣東傳統「頂梁柱」產業的同時,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佈局6G、量子科技等新興未來產業,因地制宜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

涂高坤介紹,廣東省將持續統籌發展傳統、新興、未來產業,因地制宜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提升支柱產業集群領先優勢,堅持做強做優綠色石化、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家電家居等傳統優勢產業,著力在超高清視頻顯示、新能源、數字創意等領域培育新增3—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著力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進一步立穩廣東產業「頂梁柱」。

同時將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躍增發展,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生物製造、遊艇等新興領域深入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力爭培育4至5個超五千億元級新興產業集群,打造廣東產業發展「新引擎」。前瞻佈局未來產業「新領域」,圍繞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等重點產業領域積極謀劃具體產業項目,涵育未來產業市場空間。

此外,將堅持「項目為王」狠抓工業投資,加快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步伐。深入開展工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賦能提升工程,力爭每年推動超過100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賦能產業提檔升級。深入推進「智改數轉」,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研發和場景應用,夯實人工智能產業底座,賦能千行百業提質增效。實施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工程,大力建設國家級和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協同推進數字化轉型「單點突破」和「鏈式改造」。

涂高坤強調,要深化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融合,不斷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開展「百鏈韌性提升」專項行動,全力實施「突圍工程」,系統推進「廣東強芯」、核心軟件攻關、汽車芯片「攀登計劃」等重大專項,以高質量科技供給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構建完善製造業協同創新體系,以6個國家級和33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為核心構建製造業創新網絡。加強產業人才隊伍建設,支持優質企業引進緊缺海外高層次人才,培養高素質製造業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