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不降、麻藥不睡、瀉藥不瀉」 京滬醫學專家質疑集採藥成效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近日多名權威醫學專家、政協委員在上海和北京的兩會提案,指出國家組織集中採購的藥物在質素和療效方面存在問題。
綜合內媒報道,今年的上海兩會上,瑞金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鄭民華、瑞金醫院副院長胡偉國、仁濟醫院黨委書記鄭軍華、中山醫院副院長錢菊英等20位上海市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直言某些集採藥藥效不穩定,但醫生在臨床使用中沒有選擇權,呼籲給原研藥留出通道。
鄭民華表示,集採藥物在價格低的情況下,藥物質素不穩定,存在「血壓不降、麻藥不睡、瀉藥不瀉」等問題,「面對如此情況醫生很無奈,因為沒有選擇權,向上反映也沒渠道」。
民建中央委員、北京市委常委、北京朝陽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冠心病專家盧長林也提交提案,稱醫生普遍反映,與進口藥或原研藥相比,集採藥療效欠佳。
盧長林舉例稱,使用相同劑量的新型口服抗凝藥,進口藥可有效預防患者卒中(器官內部的出血以及其伴隨的症狀)發生和肺栓塞等,而使用集採藥,患者發生卒中、肺栓塞的機會較高。另外,集採藥不良反應較大,病人換用集採藥後,甚至出現過敏反應,說明藥物純度不夠,製作工藝有問題。
國家醫保局回應稱,醫保局高度重視集採中選藥品質量,會責成相關中選企業回應臨床關切。確實存在質素問題的,及時解除採購協議,變更供貨企業,又稱歡迎廣大醫務人員當好藥品價格和質素問題的吹哨人。
湖南醫生邊食煙邊為患者做檢查 網民批醫院回應太牽強武當山藥王谷「神醫」判刑6年罰款千萬 醫館開診1個月15名患者死亡陝西長者發燒住院去世數小時才被發現 出事期間疑無醫護人員值守深圳首家外商獨資醫院簽約 綠葉醫療擬建設國際醫療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