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火炮大練兵 兩岸炮戰的未來型態

撰文:陳宗逸
出版:更新:

一排排列隊整齊的炮兵單位,部署在近海位置,準備發揮萬炮齊發的威力,一舉擊退來犯登陸的敵軍。這是台軍以往數十年來對炮兵作戰的想象,也是歷年漢光演習的重頭煙花秀之一,但是也長年被譏為自殺行為。試想,在第三波戰爭型態的今天,固定陣地、無法機動位移的龐大炮兵部隊,根本就是來自空中戰機、精準炸彈、巡航導彈甚至精準火箭彈的優秀鏢靶,龐大無法動彈的陣地,可能在戰爭一開始,尚未發炮之前,就已經被摧毀殆盡。

分析兩岸之間軍力對比,最有趣的部份,就是雙方炮兵戰術與戰略的發展。台灣由於接收了大量的美製二次大戰時代火炮,基於預算考慮,直到2020年還無法全面淘汰,這些還需要用到筆、尺、無線電等落伍器材指揮作戰的古董,幾乎在現代戰場上,沒有任何發揮的餘地。

台軍的炮術落伍、裝備老舊、戰術僵化。(台灣國防部提供)

例如,台軍在金門的203毫米固定炮陣地碉堡,例行性演出的所謂「炮操」,都幾乎成為表演性質的演出,沒有人認為這種操練,在實際戰場上有任何作用。而缺乏對現代化炮術的了解、現代化炮兵裝備的引進,是台軍炮兵部隊最嚴重的硬傷,多年來無法改善。

反觀解放軍的發展,事實上是朝着另一條道路前進。歷史因素使然,蘇維埃體制的軍隊,對於炮兵戰術相當重視,這可能源於兩次世界大戰,前蘇聯軍隊運用密集炮擊、多次擊退德軍閃電攻勢,有密切關係。炮兵在戰場上可打擊敵方的自信,讓敵軍產生膽怯、無法前進的行為。例如,一戰期間,長久的壕溝戰持續經年,壕溝內的士兵每天經歷炮彈爆炸的衝擊,產生了所謂的「彈震症」(Shell Shock),是戰場心理學上創傷後壓力症(PTSD)研究的先聲,由此可見炮彈的威力,事實上不僅在於殺傷人員與裝備,還在於對敵方產生震攝效果,擊毀敵方信心。

傳統的無導引火炮,幾乎在現代戰場沒有任何價值,然而台軍還保有許多此種裝備。(台灣國防部提供)

根據統計,1958年8月23日至10月25日,解放軍總共對金門發射了將近50萬發炮彈,但是僅造成2000餘人的失蹤與死亡,與炮彈數量與密度不成比例,這也說明了傳統炮戰的無效率以及宣示性質。1980年代的兩伊戰爭,雙方也進行了一戰式的激烈壕溝僵持戰與炮擊(包括火箭、彈道導彈)戰,死傷也與付出的成本不成比例,被譏為「用20世紀的武器打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此可見炮兵在現代戰場,如果不進行時代性的改革,幾乎是個被邊緣化的兵種,漸漸失去其效力。

在解放軍方面,對於炮兵技術的發展不遺餘力,而且產出另類的不對稱戰術。由於傳統炮彈的精確度不夠、無法造成關鍵性損傷;而如果動用「核子炮彈」,則政治代價過高,至今沒有國家感嘗試。故精準炮彈的發展成為必然趨勢。例如,解放軍在2016年被發現已部屬155毫米的WS35衛星制導精準炮彈,就震驚了歐美軍火圈。此種炮彈射程達到60公里,且炮彈點誤差直徑範圍在40米左右,性能堪稱是全球除了美軍的「神劍」(Excalibur)衛星/雷射/慣性制導精準炮彈一致。

除了精準炮彈的運用,將改變炮兵的面貌之外,解放軍在21世紀初開始發展的衛士系列火箭系統,亦達到令人訝異的水平。這個系列,從射程80公里的衛士1型302毫米火箭,一路發展至射程200公里的衛士2型400毫米火箭(土耳其有授權改良生產),直至衛士3型400毫米火箭,射程已經來到480公里,並且具有反潛能力,最新的衛士64型302毫米火箭,更具有反潛與反艦的效能,是歐美國家並沒有同級發展的火箭軍威力。自此,解放軍炮兵的發展,依附着火箭軍的急速發展,以及炮兵精準炮彈的使用,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戰術效能。

以台海的戰事來說,衛士系列火箭,可以用較為廉價的火箭來代替價格高昂的精準飛彈,使用衛士系列火箭,可以直接威脅台灣陸、海二處的軍備,有三度空間作戰的效用。台灣海峽直線距離僅130公里,故能夠直接發揮衛士系列火箭的優勢。而WS35精準炮彈,對於台灣離島地區的軍事設施,也具有極為劇烈的破壞性。一旦開戰,兩岸雙方的重點攻擊對象,絕對是精準炮兵的發射陣地,而解放軍得力於可以機動轉移陣地,躲避來自空中的飛彈、精準炸彈的攻擊,加上大量部署投產,優勢相當明顯。

台軍炮兵唯一稱得上先進者,為自制的雷霆2000火箭系統,但是由於技術瓶頸,不僅產能不足,且問題很多。(台灣國防部提供)

而在台軍方面,除了老舊的火炮無法一時間更動之外,向美國求購M109A6自走炮(自行火炮),才是台軍將炮兵水平勉強推向21世紀水平的步伐。但是,由於台軍炮兵的戰術準則老舊,其作戰標準接來自1958年代後金門炮戰帶來的教訓而改良,其實已經經不起現代戰場的考驗。由美國購入先進自走炮,僅能少部份將炮兵「數位化」,拋棄鉛筆、尺與無線電,改用衛星、網絡煉結來指揮炮兵,但是這個改良要全面下放至整個台軍部隊,恐怕還要超過10年的時間。

台軍在1990年代,曾經向美國採購一批「銅斑蛇」(M712 Copperhead)精準制導炮彈,此種採用雷射導引的精準炮彈,是美軍用來掃除地面目標的標準武器,在第一次波灣戰爭曾經是熱門裝備。但是台軍採購一批之後,拿來進行對海射擊,由於水土不服,台軍內部抱怨此批炮彈「不實用」,因為精準炮彈無法搭配台軍二次大戰水平的炮兵部署戰術和教練準則,故這批炮彈只能被冷凍至過期淘汰。

未來,台軍藉着採購少量M109A6之便,可能再度向美採購M982神劍精準炮彈,但是一樣的問題,歐美各國使用的精準炮彈,其運用地區多是地面目標,用在海上目標的案例相當少,故台軍是否能在未來,發展出一套專屬於台海防禦的炮兵新式戰術?以目前台軍保守與矯揉造作的軍風,可能性並不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