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爭端走向存疑 《人民日報》海外版分析兩種可能性

撰文:施予
出版:更新:

中印兩國軍隊在邊境地區發生衝突,造成人員傷亡。一時間國際社會紛紛關注。伴隨着該事件幕後細節不斷被公開,中印兩國邊境衝突走向受到外界矚目。6月17日,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刊文分析兩種可能性。

針對此次的中印邊境衝突,解放軍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發表聲明稱,「6月15日晚,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 )地區,印軍違背承諾,再次越過實控線非法活動,蓄意發動挑釁攻擊,引發雙方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此前的6月6日,中印兩軍剛在邊境會談點舉行「軍長級會談」,就解決近期邊境事態、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穩定進行磋商。當時雙方的共識是,「要落實好兩國領導人的重要共識,不讓分歧上升為爭端,要共同努力去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9天後,衝突發生。中方回應表明,這次衝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印度主動挑釁、背棄承諾。

中印致命衝突引爆邊境緊張局勢急劇升級,請點擊放大查看中印邊境最新形勢圖集:

+10

中國要不要「狠狠地給印度一個教訓」?俠客島對此分析稱,如果想給印度一個教訓,事情的結果是明擺着,因為中方的戰鬥力毋庸置疑。但無論如何,誰也不願意真走到戰爭那一步。況且6月16日,印度單日新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達9,789例,累計確診病例數已逾35萬例。應對疫情、拯救國民生命,應是印度的當務之急。

那麼和談呢?文章分析稱,中方已經明確表示,要求印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和談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6月1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同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通電話時,雙方同意公正處理加勒萬河谷衝突引發的嚴重事態,共同遵守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儘快使現地局勢降温,並根據兩國迄今達成的協議,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

事實上,雙方衝突在5月已有「端倪」:5月5日,印軍即從該河谷地區越線進入中國領土、構工設障,後遭中國邊防部隊管控;5月9日,印軍又從錫金段越線進入,導致雙方衝突。

這次雙方發生衝突的加勒萬河谷,它位於中印邊境西段阿克賽欽地區,是加勒萬河與什約克河的交匯點。此處山高坡陡,谷深溝窄,不適宜人類生存。但它的戰略地位很重要,是進入阿克賽欽乃至南疆的要隘。1962年以來,加勒萬河谷地區的實際控制線一向非常明晰,一直都是中國實控。

🔻解放軍集結兵力在中印邊境🔻

+6

5月13日,印度陸軍參謀長說,不要過度解讀當前的中印對峙,中印兩軍對峙是「由於對實控線認知不一致」,才導致雙方邊防軍隊在此遭遇。

俠客島分析稱,這句話看似「公允」,其實不然。所謂的「雙方對實際控制線有不同認知」,其實是試圖挑戰中國對這一地帶的實際控制,妄圖通過頻繁挑釁,甚至越線進入中方實控區,把事情鬧大,將中方實控區炒作成「不同認知」的「爭議地區」,進而改變管控現狀。

文章稱,印度在「洞朗對峙」的時候就玩過這種把戲。對峙爆發前,中方曾兩次向印度提前通報,吿知中國即將在洞朗地區修路,但印方突然派軍隊干涉中國修路,當時讓中方感到非常吃驚。

這是因為,其一,洞朗地區明確不屬於印度;其二,印度稱是應不丹的要求出兵來阻止中國,而中國得到的信息是,不丹根本沒有要求印度出兵。印方以為靠派士兵賴着不走、搭帳篷、設路障、向中方士兵扔石頭、和中方士兵打架等停留在石器時代的手段,以為拿準了中方士兵不想讓事情升級惡化的心態,就能蠶食中方的土地。

文章分析稱,這也符合中國觀察家們對印度外交的一貫評價:印度在對華政策上秉持的是機會主義心態,習慣於貪圖一時的小利小惠,而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