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卡脖子清單」涉嫌「越界」?中科院反駁:有系統性攻關能力

撰文:施予
出版:更新:

中國科學院(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9月16日的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說,面臨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中科院將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佈局。
中科院此一表態隨後引起爭議,有媒體指「卡脖子」問題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應該依靠企業來解決,而中科院主要是搞基礎科學研究,中科院明顯「越界」。對此,中科院表示,中科院有學科門類齊全建制化優勢,課形成系統性攻關能力;而且工程項目也需要基礎研究能力很強的科研人員參加。。

中科院主管媒體《中國科學版》9月28日稱,中科院作為中國國立科研機構,可以在國家核心技術攻關中發揮自身優勢、做出貢獻。

9月17日,華為CEO任正非(左二)造訪中科院,與中科院的專家學者就基礎研究及關鍵技術發展進行探討交流。(中科院官網)

文章稱,今天很多所謂的「卡脖子」技術其實也是「卡腦子」,是基礎研究滯後造成。文章舉例現今討論的「光刻機技術」,稱中國光刻機技術在1960、1970年代基本與世界先進水平一致。但今天的落後,一方面是後續投入不足,更重要的是相關基礎研究的滯後,「光砸錢不行還要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文章表示,中科院不僅有數學、物理、化學等偏基礎研究類研究所,也有一批光學、材料、信息等偏高技術類研究所。文章指,中科院不僅產出了大部分代表了中國基礎研究最高水準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也產出了不少代表國家高技術發展水準的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等,還孵化出了以中科曙光、寒武紀等為代表的掌握核心技術的上市公司。在「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工程、北斗組網等國家重大科技工程中都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文章強調,中科院最大的優勢在於有學科門類齊全的建制化優勢,可以圍繞關鍵問題迅速組織力量,形成系統性攻關能力。

文章又說,從前中國更多是模仿國外的技術產品,但是難以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品質和效能,究其原因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雖然有些東西的基本原理是清楚的,但是在製造的過程當中還涉及到很多技術工藝問題背後的科學問題,所以,工程項目也需要基礎研究能力很強的科研人員參加。

早前,中國國新辦9月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白春禮當時在會上介紹說,中科院新部署有幾方面,一是超算(超級計算機),研發出自己的超算系統;二是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中科院科研任務清單進行佈局。白春禮說,包括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在內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中科院將集中全院的力量來做。

他表示,目前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立領導小組,要求每個承擔重大任務的人要簽署責任狀,研究所要做好後勤保障,要求承擔科技任務的科技人員本身在承擔任務攻關中不去報獎,不去幹一些與承擔任務無關的事情,全力把攻堅任務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