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內地證實出現至少4種變異病毒 低致死率難以早期診斷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非洲豬瘟專業實驗室的最新研究證實,內地部分省區出現低致死率的非洲豬瘟基因Ⅱ型自然變異流行株。
研究團隊認為,低致死率的非洲豬瘟基因Ⅱ型自然變異流行株,在臨床表現上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早期診斷難度加大,為中國非洲豬瘟防控帶來全新的挑戰,必須加以高度重視,盡快制定和採取應對策略。

變異病毒雖然致死率較低,但仍有明顯毒力,接種病毒的豬隻會有關節腫脹(A)、癱瘓(B)、皮膚腫塊(C)和皮膚壞死(D)等症狀。(澎湃新聞)

研究稱,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古老的病毒,早在1921年在非洲肯尼亞首次發現,至今有約100年的歷史。在全球範圍內,非洲豬瘟病毒已鑑定出至少24種基因型。目前,歐洲主要流行基因Ⅰ和Ⅱ型,亞洲主要流行基因Ⅱ型。

國家非洲豬瘟專業實驗室從去年6月至12月期間,對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以及陝西5省進行常態化非洲豬瘟主動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總計采集並檢測、分析病原學樣品3522份。同時,對部分省市送檢的138份疑似陽性樣品進行鑑定及檢測。研究團隊對所有樣本病毒p72基因進行檢測,陽性樣本則利用豬原代肺泡巨噬細胞(PAM)進行病毒分離,最終成功分離到22株非洲豬瘟病毒。

研究團隊成功分離到22株非洲豬瘟病毒。(澎湃新聞)

研究發現,分離株基因組序列均發生不同程度改變,包括核苷酸突變、缺失、插入或短片段替換等,其中有11株病毒存在核苷酸突變或缺失,導致病毒CD2v蛋白翻譯提前終止,CD2v是影響病毒毒力的重要功能基因之一。根據分離地點及基因組遺傳變異特點,研究團隊選取4株病毒進行動物回歸試驗,其中2株病毒致病力中國分離監定第一株非洲豬瘟病毒HLJ/18相當,表現為典型高致死性。

另外2株病毒雖然顯示出較低的毒力,但依然表現出明顯的毒力殘留,高劑量感染能引起亞急性和慢性病程,並部分致死感染豬只。研究指,低劑量接種主要引起非致死性的持續感染,以及亞急性或慢性病程。雖然毒力較低,但2株病毒均具有很強的水平傳播能力。

研究指出,今次是發現至少存在4種以上低致死率基因Ⅱ型自然變異株,雖然致病力較典型強毒株明顯降低,但仍然呈現明顯的殘留毒力,且具有很強的水平傳播能力,很可能已在田間豬群中廣泛傳播,造成持續的感染、慢性病程甚至死亡。研究團隊認為,有關情況給非洲豬瘟早期診斷帶來巨大障礙,為中國非洲豬瘟防控帶來全新的挑戰,必須加以高度重視,制定和採取應對策略。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