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自撞爆燃釀3死 多地高速提醒慎用智能輔助駕駛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小米SU7電動車3月29日在安徽高速公路撼路障起火,3名女大學生死亡。小米公布的數據顯示,涉事車輛事發前使用智能輔助駕駛,事故發生前1-3秒始進入人駕狀態。
《澎湃新聞》報道,在事發地附近不到五分鐘車程處,連續兩個電子警示牌顯示「前方隧道,慎用智能輔助駕駛」的標語。
4月4日,小米SU7電動車撼路障起火的安徽銅陵德上高速池祁段,事發地附近的施工已完成,錐桶、警示牌已撤走。不過,在事發地附近不到五分鐘車程處,連續兩個電子警示牌都輪播著「前方隧道,慎用智能輔助駕駛」的標語。
除了涉事路段,安徽、浙江、江蘇等司機亦稱在其他路段也見到類似提醒,如「前方占道施工,關閉輔助駕駛」、 「自動駕駛非萬能,安全駕駛靠自身」等。
另據《南方都市報》報道,4月5日,德上高速池州路段高速大隊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有發布相關警示,但只是提示車主最好不要使用智能駕駛,安全是第一位。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方面稱,「能不用輔助駕駛就盡量不用吧」,按國家規定,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駕駛車輛。
《揚子晚報》消息,全國不少地區對於智能駕駛上路採取了宣傳提醒和勸告制止。交警部門更發出警示,讓眾車主別把智駕當成開車使用手機的借口。
清華大學汽車系博士張抗抗稱,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一般具備識別交通標誌的功能,但不能保證每個場景下一定都能識別,光線條件、天氣條件均有不確定性,並不能保證所有場景都能識別,特別是施工路段的臨時限時路牌。
獨立汽車分析師白德表示,無論車企宣傳其智能駕駛有多麽「高階」,其本質還是輔助駕駛,並非自動駕駛、無人駕駛。他直言,駕駛者應該在充分了解車輛的基本性能和智駕能力的前提下,使用智能駕駛等技術提升行車的便捷性和舒適性,而非盲目相信營銷話術,「當自己坐在方向盤前的那一刻起,就要拒絕蒙眼狂奔」。
小米車主公路雙手離軚酣睡 智駕功能安全成疑 網民:移動的棺材小米SU7自撞前幾秒始解除智能輔助駕駛 死者家屬:2秒內難以應對小米SU7事故死者家屬:雷軍發聲「虛偽」 要為女兒討公道小米SU7車禍3疑問:智駕響應是否及時?為何燃燒?車門是否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