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梁透露辭任中國乒協主席兩大原因 讚王勵勤馬龍是難得的人才
4月23日上午,中國乒乓球協會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劉國梁辭任中國乒協主席。
劉國梁接受《北京青年報》專訪時透露,巴黎奧運會後,去年9月就已提出辭任乒協主席,「作為我個人來說,我已經連續參加8屆奧運會了,這32年最好的青春都與奧運、責任、使命和榮耀相關,這種壓力擔當確實也是非常大的。領導也挽留過很多次,但我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之後也得到了認可,所以對我來說,現在還是很開心的」。
運動員時代,劉國梁奪得11個世界冠軍,其中包括兩個奧運會冠軍,成就中國乒乓球史上首個男子大滿貫偉業。2017年6月,劉國梁卸任國乒總教練一職,次年12月初,他當選中國乒協主席。2023年他再次當選為中國乒協主席和法定代表人。執掌國乒期間,除了延續輝煌的戰績,劉國梁還力推「養狼計劃」,並啟動國乒第3次創業,著力在全球推動、發展乒乓球運動。
談及主動辭去中國乒協主席的原因,劉國梁感慨頗多。他表示,乒協正常換屆是在2027年,若2027年換屆就離2028年的奧運會太近,只有一年時間,留給下一任的時間肯定不足,「我感覺從奧運備戰的角度,那會就高度重疊,你讓人家再去戰略布局就會受到很大影響,所以當時我就跟總局領導溝通交流,希望自己辭任」。
他又稱,自己已連續參加8屆奧運會,從1996年開始,先後以運動員、主教練、總教練、乒協主席等身份參加,更是壓力最大、責任最大的直接參與者,「這32年最好的青春都與奧運、責任、使命和榮耀相關,這種壓力擔當確實也是非常大的。這些年自己一直從事體育的行業,對家庭的責任感也讓我想到應該回饋家人一些了」。
劉國梁表示,乒乓球是自己的事業和生命,不管在什麽位置都希望中國乒乓球事業好,「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位置責任不一樣,當球員是場上親自參與的感受,主教練是指導加布局,乒協主席最重要的是統籌。我覺得作為一個乒乓人我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得益於黨和國家、體育總局,特別乒乓隊的培養。作為一個乒乓人,我們始終把國家利益、祖國榮譽看得高於一切,那麽最能體現國家利益、祖國榮譽的其實就是奧運會這個舞台」。
劉國梁坦承,乒乓球事業是靠很多代人共同努力,慶幸的是自己有機會體驗過各種身份,並見證了中國乒乓球的持續輝煌,特別是這幾年,無論是成績抑或乒乓球行業,都受到很大關注。
他表示,「有些人覺得可能是位置怎麽怎麽重要,但我覺得更多的是使命、責任,還有擔當。能放下這個擔子,調整一下身心,再重新學習,再照顧一下家庭,換一種身份,這是經過我深思熟慮的。中國乒乓球事業不僅僅是60多年長盛不衰,我們還希望它能夠一直持續100年,這中間需要多代人的努力,包括運動員、教練員。這裏面可能大家會有一些不舍,其實我也一樣。但是事業要發展,每個人也都要進步,讓年輕人迎接這個新的挑戰和機遇,做出新貢獻,這也是一種必然」。
王勵勤接任中國乒乓球協會新任主席,高元義、馬龍則擔任副主席。談及王勵勤和馬龍這兩位得意門生,劉國梁認為他們都是非常難得的人才,也非常看好兩人在新的管理崗位上的前景。
劉國梁表示,王勵勤在上海的體育行政部門任職13年,對於行政管理,體育行業的統籌發展,體育規律等方面都積累很多經驗,再加上有運動員的功底,從個人的素質、形象、政治意識、年齡等各個方面,都是比較適合。
馬龍除了成績之外,人品、形象、政治素質、大家的認可度、對乒乓球的熱愛對乒乓球藝術的理解都很好,「而且他更年輕,如果假以時日經過一些歷練,我覺得他們兩個都是非常難得的人才」。
劉國梁表示,中國乒乓球隊是偉大的團隊,有太多的冠軍,有太多的傳承,要管理或引領這樣一支球隊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強也需要有幾代人傳承才行,所以我感覺新班子也會有一個適應期。作為乒乓人,我還繼續為乒乓球事業發揮積極作用,只是在不同的位置去發揮,繼續為體育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