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潛艦出口再下一城?埃及傳擬在地組裝中國潛艦039A
埃及與中國於去年底就採購中國製039A型潛艦展開深入談判。外媒指出,這項談判不僅涵蓋潛艦本體採購,還包括技術轉移與本土化合作協議,顯示開羅當局有意透過引進這款先進柴電潛艦,全面提升其海軍作戰能力。
台媒《中時新聞網》報道,039A型潛艦因搭載「絕氣推進」(AIP)系統與優異匿蹤性能而廣受關注。該型潛艦全長約77.6公尺、寬8.4公尺,水下排水量約3600噸,採雙殼水滴形設計,靈感來自俄羅斯洛級潛艦,但整合中國本土創新技術,進一步強化流體力學與匿蹤性能。艦體外覆吸收聲納波的消聲瓦,有效降低被偵測機率,最高航速可達20節,續航距離約12000公里。
報道稱,目前埃及海軍擁有4艘德國製209/1400型潛艦與4艘俄製基洛級潛艦,前者雖然以高可靠性與全球銷量超過60艘而著稱,但其傳統推進系統水下續航力僅維持數日;而基洛級潛艦雖具備與039A型相似的低聲學特性與水滴形設計,卻缺乏AIP系統,技術層級相對較舊。
相比之下,039A型潛艦不僅具備現代化感測器,亦配備導彈系統,可進行遠程對海攻擊,彌補埃及海軍以魚雷為主的傳統武裝限制。外媒分析指出,這將顯著強化埃及在地中海與紅海地區的偵察、威懾與巡邏能力。
報道指出,039A型潛艦能在重要航道與天然氣平台周邊長時間潛伏,進行情報收集與戰略監控,提供埃及保護其經濟命脈的戰略優勢。其遠距導彈攻擊能力,更讓開羅能夠在不暴露位置的情況下,對水面目標發動打擊。
然而,引進中國潛艦系統對埃及海軍而言,也將帶來後勤與培訓上的挑戰。外媒報道提到,埃及現役的209型與基洛級潛艦分別採用西方與俄羅斯技術,早已建立成熟的維修體系與人員培訓機制。若轉向039A型潛艦,將需建立新的後勤鏈與技術轉移體系,並可能派遣大量人員赴中國受訓。
外媒引述指出,「此次中埃談判包含了潛艦本地化製造或維修的可能性,或將在埃及軍事生產部屬下的設施內進行組裝作業」,此舉不僅可降低對外依賴,也有助於創造本地就業,但埃及需在基礎設施與技術知識上進行大幅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