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國科學家及英國學者發聲:新冠病毒不可能人為製造

撰文:米樂
出版:更新:

繼24位國際知名醫學專家發表聯合聲明駁斥「實驗室泄漏論」後,再有21位中國科學家和1位在中國工作的英國學者聯名發表文章,運用經典進化理論,論證為何新冠病毒(SARS-CoV-2)只可能來源於自然,而不可能是人為製造。

據新華社報道,這篇題為《關於SARS-CoV-2起源——盲眼鐘錶匠的論證》的觀點文章,7月16日發表在學術期刊《中國科學:生命科學》上。該期刊由中國科學院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

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吳仲義介紹,進化論中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觀點:物種演化並沒有特殊目的,如果把大自然比作一個鐘錶匠的話,那它只能是一個盲眼鐘錶匠。一個完美適應環境的物種,不會一下子被製造出來,需要在漫長歲月裏、大量隨機突變中,一步步積累着微小但可以提高適應度的改變。

「新冠病毒作為一種『完美』的病毒,必然是自然演化的產物。因為哪怕是最頂尖的人類科學家,也無法『製造』一個完美適應人群的病毒。」吳仲義說,這就好比最具技術和經驗的手機廠商,也不可能一次性設計出一款全球最受歡迎的手機——最「完美」的產品一定脱胎於市場檢驗和反覆打磨。

現有部分研究工作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小鼠原本不能感染新冠病毒,但科學家用人工選擇的方法找到了能夠感染小鼠的新冠毒株;即便如此,這些人為篩選的毒株也無法在小鼠種群中引發如此大規模的疫情。

吳仲義稱,「我們推論,在新冠疫情暴發前,相關病毒已經在野生動物和人群中經歷了反覆的互相感染,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積累了適應人體的突變。在入侵人群的過程中,病毒屢敗屢戰並留下『痕跡』,直到演化成今天這種極其適應人群傳播的狀態。」

此前,吳仲義團隊曾提出新冠病毒的漸進式演化模型,認為病毒的原發地(PL0)應當人跡稀少,是動物宿主的棲息地,病毒得以在此處與其動物宿主展開競賽。隨後,病毒偶然擴散到沒有群體免疫的人群中間,後者成為第一個疫情暴發地(PL1)。

+3

延伸閱讀:新冠肺炎|48國致函世衛支持全球展開病毒溯源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7月5日,24位國際知名醫學專家就曾在《刺針》(The Lancet)上發聲駁斥「實驗室泄漏論」。上述專家披露,在此前的6個月時間裏,有多家西方右翼媒體接連反覆聯繫他們,逼迫他們說明是否會改變「病毒起源於自然」的立場。

專家透露,這些右翼媒體的策略是,先通過電子郵件對科學家們進行騷擾,再援引《訊息自由法》泄露這些私人郵件,並在媒體上對他們大加攻擊。

最後,24位專家在權威醫學雜誌《刺針》上發表了題為《科學,而非猜測,才是找到人感染新冠病毒途徑的關鍵》的聯合聲明,駁斥美國一些政客推動所謂新冠病毒「實驗室泄漏論」,表示「目前沒有科學證據支持新冠病毒從中國實驗室泄漏的理論」。

去年2月,正是這些專家在《刺針》上發表聯合聲明,支持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科研、衛生和醫務工作者,強烈譴責網絡上流傳的關於新冠病毒的陰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