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包裹檢出病毒會傳染人? 港大專家:比撞車死機會更低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近期,北京、遼寧、內蒙古等地通報在速遞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一份由內蒙古寄往香港的包裹包裝樣本也檢出新冠病毒,正值雙11購物節的配送高峰期,究竟包裹會否造成病毒傳播?

香港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昨日(16日)收到廣東省衞生健康委員會通報,內蒙古自治區在恆常檢測中,發現一份由內蒙古寄往香港的包裹包裝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並已寄抵香港。該包裹11月7日由內蒙古寄出,11月13日送抵香港收件人地址,該收件人簽收後隨即棄置外包裝,並已清洗包裹內的衣服。

衞生防護中心稱,在非冷凍的環境下,新冠病毒一般而言存活不超過數天,涉事包裝到港後,帶有具傳染性活病毒機會較低,呼籲市民處理外購貨品,尤其是由外地運到香港的物件時,須時刻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保持雙手清潔。接觸貨品後要清洗及消毒雙手,特別是在進食前及觸摸口、鼻或眼之前。

對於速遞包裹是否會傳播病毒,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指出,包裹傳播新冠病毒應該同時滿足3個條件。第一,在收運速遞的過程中被新冠病毒污染;第二,在收件時,速遞物品上面的新冠病毒仍然存活;第三,在收件時受到新冠病毒的污染。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稱,即使物品表面仍有新冠病毒存活,也要病毒濃度足夠高,且接觸後沒能及時清潔雙手,才有可能被感染,「摸了貨品後又揉鼻子,或是不洗手,新冠病毒接觸到黏膜,把所有環節突破以後,才可能引起感染」。

快遞員(左)將小區居民訂購的商品交給工作人員。(新華社)

另外,專家也就收發速遞問題提醒公眾,中高風險地區暫不收發包裹,速遞員要做好健康監測;速遞轉運過程中要做好保護,同時消毒;收件時做好防護,速遞包裝盡量不帶到家中;處理完速遞後做好手部衛生工作。

多位專家接受《財經》採訪時稱,雖然有不少速遞及食品外包裝上檢出核酸陽性的案例,但新冠病毒一旦離開人體就會逐漸死亡,此前也鮮有在物品上檢出活病毒的個案,而死病毒是不具備傳染性。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家金冬雁表示,「一個普通人因為收了一個快遞而受到病毒感染的概率,比在大街上被車撞死的機率要低很多」。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網上圖片)

多部門強化物流消殺工作

相關部門加強貨物運輸過程中的消殺工作,例如鐵路部門已對動車組、普速客車行李車運送的貨物嚴格執行「收貨驗視、實名登記、過機安檢」安全保障要求。普通貨物採用高鐵集裝包、專用包裝箱等多種方式包裝,冷鏈貨物運用專門設計的冷鏈箱包裝,所有貨物做到包裝乾淨整潔,不污染座椅,不影響旅客乘坐。

運輸完畢後,鐵路部門嚴格按照列車疫情防控要求消毒,對鐵路特快貨物班列運送的貨物,加強全過程貨物進貨驗收、安檢、監裝卸組織和疫情防控消殺作業,確保貨物和環境安全。

近期,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外賣配送和快遞從業人員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護指南》中明確提出,外賣員和速遞員要及時了解配送或所負責收發速遞區域的疫情風險等級。《指南》強調,在業務配送、分發環節中要做好外賣和速遞運送工具的清潔消毒,與客人簽收過程中要佩戴口罩、手套,減少直接接觸,交談時至少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