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動態清零拖累中國經濟?梁萬年:疫情病毒才是罪魁禍首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內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今日(2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於「動態清零」政策拖累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說法,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發布會上表示,必須要認識到疫情病毒才是拖累經濟的罪魁禍首。他並指出,抗擊Omicron變種病毒並不意味著一定是全員核酸、全市封控。

梁萬年表示,首先要理清楚的一個關係是,動態清零最終的目標是最大限度的保護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要最大限度的保護社會經濟發展和正常的生產生活,動態清零和經濟發展正常的生產生活之間是相互協同而非對立的,「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疫情病毒才是拖累經濟的罪魁禍首,其實大流行對各國經濟的影響都會造成,各國的抗疫在理念的指導下採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目的都是為了盡量減少疫情和病毒所帶來的這些影響」。

他續指,動態清零的總方針特別強調的是要精準,實際上要求各地結合疫情的特點、發展的不同階段以及當地的社會經濟等方面的情況,在有效的前提下要努力的精準平衡抗疫和經濟發展,和正常的生產生活的關係。平衡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在一個總的理念和方針的指引下來看平衡。所以看這種平衡,抗疫和經濟發展之間關係的時候,應以宏觀、群體及動態的視角來看待,實際上就是處理好短期和長期、局部和整體、個體和群體的關係,「具體地說,我們可能在實行某些具體策略和措施的時候,在短期之內,在一個局部地區犧牲了一部分人生活的便利性或者使局部地區短時間內經濟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我們可以換取最廣大地區、最廣大人民的正常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我想這是這是具有成本效益的,這也是一種平衡。」

梁萬年表示,疫情病毒才是拖累經濟的罪魁禍首。(資料圖片 / 中新社)

梁萬年又表示,Omicron雖然具有傳播強、隱匿性強、無症狀感染者多等特點,但並不意味著它就做不到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抗擊Omicron並不意味著一定是全市、全員的核酸,也更不意味著一定是全市、全域的封控。他認為,「四早」做得越好,就越能搞清楚來龍去脈,波及的範圍,傳播的上下游,這個時候精準度就越高,不一定要更大的範圍,可能在精準、可控的範圍來採取核酸的檢測,抗原的自測和相應的一些管控措施,這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介紹,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階段,為突發疫情應急圍堵的階段,用約3個月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成功阻斷疫情本土傳播。第二階段為常態化防控的探索階段,以核酸檢測為中心來擴大預防,用2到3個潛伏期來控制住疫情。第三階段為全鏈條精準防控、動態清零階段,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礎,充分利用疫情發生後黃金24小時,力爭在一個潛伏期左右控制住疫情。而當前中國已經進入到了全方位綜合防控、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的第四個階段。針對Omicron的特點,總結各地防控經驗,不斷完善防控的各項措施。

此外,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雷正龍會上表示,要全力保障疫情期間群眾正常看病的需求,對封控區、管控區精準了解有特殊診療需求的患者情況,並精準對接社區和相應的醫療機構,讓有看病需求的居民能夠出得了小區的門,進得了醫院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