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商會主席:封城焦慮前所未見 對內地經濟造成不可逆轉損害

撰文:梁子傑
出版:更新:

曾聯合歐企領銜上書、要求北京調整動態清零政策的中國歐盟商會主席武特克(Joerg Wuttke)近日指,強硬的防疫作法讓人們對中國體制感到恐懼,這種危機感甚至超過六四事件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他對內地在中共二十大後放鬆「清零政策」不抱希望。

美國媒體《美國之音中文網》16日報道,武特克表示,內地大規模封城和嚴格的疫情管控措施不僅難以為繼,且對內地經濟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這種長期損害會「深入到中國經濟的纖維」。他認為,如果內地繼續封城,供應鏈將逐漸搬離內地,外國企業承受高昂成本,也難承受封城帶來的不確定性。

他認為,雖然有國務院官員清楚意識到清零給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害,但擔心放棄清零由此產生的後果。

不過,他強調,他完全理解內地政府為何不願意放寬防疫措施,但必須要有個緩衝方法,一切要從接種疫苗開始。然而,他看到的卻是人們「排隊去做核酸檢測,卻沒有看到排隊打疫苗的」。而每支疫苗的成本,都比每次核酸檢測要低。

4月26日,北京,市民排隊等候進行核酸檢測。(Getty Images)

歐企沒撤離 經濟提振措施行不通

針對內地政府近來推出多項經濟提振措施,能否改善外企的信心,武特克坦率回答「絕不」,因為那只是因應正常經濟危機、需求不足或經濟衰退採用的工具箱。中國現在面臨的是「信心危機」,而信心危機靠降低利率和存款準備率是「行不通的」。

他指出,歐企並沒有撤離中國,「但我們正在考慮的是把新投資項目放在其他地方」,因此許多公司正把大型或一般項目擱置,這就已經產生了負面影響。同時,歐企的高管在世界其他地方尋找投資機會,而這些其他國家的政要都「飛到我們的總部,了解我們的公司,讓我們到他們那裡投資」,而這曾經是中國政府的強項。

他提到,財新4月份服務業PMI指數僅有36.8,創2020年2月(疫情剛發生)以來新低。而「36.8」意味著內地服務業處於「深度收縮」狀態。

他認為,服務業是高就業領域,服務業的高失業率也就意味很多人失去工作,也意味著消費減少、需求減少。這不僅僅是對經濟的短期影響,這造成的長期損害會深入到中國經濟的纖維。

武特克認為,中國現在面臨的是「信心危機」,而信心危機靠降低利率和存款準備率是「行不通的」。(中國環球電視網)

封城焦慮不可想像 危機感超六四、沙士

武特克在專訪說,他1982年第一次從德國海德堡坐火車到中國,斷斷續續住了33年,見證了1989年六四事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3年的沙士,「但我從來沒有目睹過目前這種危機,這種對體制的恐懼」,把中國最大和最好的城市封鎖的焦慮不可想像,非常令人沮喪、令人失望

俄烏戰爭對在華歐洲企業帶來衝擊

武特克認為,烏克蘭戰爭影響到中國企業。原材料成本上升,能源成本上升,物流鏈被打斷,經過俄羅斯的火車運行班次比以往少很多,戰爭對中國公司的影響是他們因為制裁不能再在俄羅斯做生意。同時,他指歐洲企業有時把中國看作是下一個俄羅斯——「我們看錯了普京。我們會不會也看錯中國?」,而這也意味要暫停投資。

他稱,內地銀行部門和能源部門的大企業都在遵守制裁,也失去了在俄羅斯的商業機會。他們需要遵循制裁是因為他們很清楚違反制裁,在美國處境就會非常糟糕,如同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