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就業季|名校碩博生湧縣城 專家:應引導畢業生升學創業入伍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內地迎來「最難就業季」,北大清華博士生要湧入縣城就業,引發熱議。近日,北大有博士生去北京朝陽區街道當城管,也引起討論。
對此,有專家建議,繼續實施研究生擴招政策,擴大專升本規模,通過政策扶持鼓勵青年應徵入伍,拓寬畢業生就業和升學渠道;應持續開展創業帶動就業示範行動,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

據內地官媒《人民政協報》報道,廣東省和平縣擬引進89名高學歷人才,其中700餘名碩博畢業生報名,其中還有清華、北大、海外名校留學人員;常住人口不到20萬人的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近日也引進24名來自一流大學的畢業生,入職基層工作崗位。有人直呼「太捲了!這是對人才的浪費!」

據近期智聯招聘發布的《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國企仍是畢業生首選,佔比44.4%,高於2021年的42.5%,選擇民營企業的佔比17.4%。

內地就業形勢不佳。(每日人物)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對此表示,受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求職心態更加求穩,因此傾向於報考公務員,選擇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民營行業龍頭企業。近年來研究生和國家公務員報考人數的急劇增加也說明了這一點。

數據顯示,2022年大學畢業生1076萬,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比去年漲167萬,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巨大壓力。

「2022年求職畢業生存量、增量疊加,勞動力市場上需要求職的畢業生人數將再創新高,總量壓力明顯加大。」莫榮表示,「就業難」主要源於產業結構調整與勞動力供給不協調;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和市場需求不匹配;高校畢業生就業期望和市場需求不一致等原因。

教育部官員4月19日在一場視像會議上表示,「2022屆高校畢業生面臨多重就業壓力,困難程度甚至超過2020年」。(每日人物)

他認為,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接軌不夠緊密。目前,高校側重於傳授理論知識,對實踐能力鍛煉重視不夠,培養的學術型、研究型人才偏多,應用性、技能性人才偏少。而每個社會對學術型人才的需求都是有限的、要求也是更高的,更需要大量實踐能力強的技術人才。此外,高校專業設置和社會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學生所學非用人單位所需。「一些多年就業紅牌和黃牌的專業還在大量招生,造成一些專業學生畢業即失業。」

他說,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歸根到底需要堅持市場化就業導向。

他並建議,繼續實施研究生擴招政策,擴大專升本規模,通過政策扶持鼓勵青年應徵入伍,拓寬畢業生就業和升學渠道。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擴大的最大特點是高職畢業生較多,因此也可鼓勵部分高校畢業生繼續深造學業。全力開發落實政策性崗位,開發研究助理崗,鼓勵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招聘崗位優先向高校畢業生開放。

專家認為應引導畢業生升學、創業、入伍等途徑。(每日人物)

此外,他建議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自疫情以來,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下降,應持續開展創業帶動就業示範行動,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

莫榮建議,通過深入推進公平環境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教育實踐,便利創業融資,提高畢業生創業積極性和創業就業能力;促進高校畢業生以多種形式靈活就業,並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勞動權益保護、保費繳納、薪酬等政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