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耀基:中國崛起是文明崛起 中國式現代化必要融合文化元素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4 月 11 日,著名社會學家、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金耀基教授於香港大學舉辦著作《從傳統到現代》改版對談會,針對中國現代化進程與轉型,金耀基提出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必然性、以及作為文明崛起的意義,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現代化不會是一場沒有「沒有傳統」的現代化。

香港大學中國制度研究中心11日首度舉辦「The Dialogue」論壇,邀請當代著名的中國現代化研究學者金耀基,以其改訂再刊的著作《從傳統到現代》為契機,分享他最新對於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現代文明構建的看法。

上世紀 60 年代出版的《從傳統到現代》一書,是金耀基教授第一本以中文書寫、以現代社會科學的知識規範闡述中國現代化進行與轉型的著作。該著作問世以來,引起學界與社會廣泛響應,其論述影響不止一代人、持續至今。

金耀基認為,中國的現代化迄今還是未竟之事,相信這將是中國人21世紀根本的大業。(陳鄭為攝)

中國的現代化是必然而然

關於中國晚近發展的歷程,金耀基主講時直接一句話點破,指「中國必須現代化」。金耀基自言,雖然中國已經在進行現代化,但如何現代化是個問題,至少目前看起來還不夠清晰。「『中國式的現代化』是否就是將來中國的現代化?又兩者是應然還是必然的關係?」

金耀基隨後舉1960年代在台灣掀起「中西文化論戰」為負面教材,認為彼時的論戰根本沒有認識到中國現代化問題的根本,很武斷將各種發展落後的原因歸咎到中國文化上頭。他1966年著作《從傳統到現代》一書,提出中國應該要現代化的論點,正是體現作為一個中國知識份子的焦慮。

「中國的出路,有,而且只有一條路,就是中國的現代化。」金耀基說道。

金耀基認為,中國的現代化不僅有在歷史上、情勢上的使然,也是在「理」字上應該要走的道路。「中國的現代化並非受迫於西方壓制而生,而是順應中國歷史發展而發展。」

對於那些從事中國現代化運動的人,金耀基強調,不只要忠於中國的過去,更要忠於中國的將來。金耀基緊接話鋒一轉,提起台灣在1980年代經濟現代化成功之後,中產階級壯大並開始訴求政治改革為例,指出黨外人士與活動開始湧動,台灣於是面臨政治民主化的挑戰,「在我的字典裡,這也是政治的現代化,儘管很多人認為現代化與民主化無涉,但我認為是有關係的」。

金耀基憶起蔣經國晚年解嚴,開放報禁、黨禁,「也許蔣經國覺得這是小事情,實則不然,這代表整個中華民族走向現代化的過程,有一部份在台灣具體實踐,讓我們看到不只可以實現經濟現代化,同時也可以政治現代化;雖然台灣的民主並不是很理想,但也算走出一條政治民主的道路」。金耀基愧嘆,香港自己也在走這樣的道路,但是走不出來,是香港自己搞壞了,搞出了港獨當然是走不出來。

金耀基教授是當代著名的中國現代化研究專家,畢生從事中國現代化進程與轉型的研究。(陳鄭為攝)

中國「文明」意義的崛起

在結束台灣經驗後,金耀基遂將目光轉移到中國大陸的發展上。金耀基認為,中國的現代化要從1978年鄧小平改革開放開始算起,當時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相信對鄧小平思想上造成衝擊,方有後來鄧小平實踐包含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以及國防現代化等「四個現代化」;簡而言之,「四個現代化」就是「理性化」(rationalisation),基本表現在科學,於焉讓中國進入了新的歷史進程。

但隨後中國在1980年代歷經學潮、民運,北京遭到西方制裁,中國的現代化受到中斷,幸得鄧小平1992年發表南巡講話,中國在往後的三十年才得以在現代化的道路上持續奔跑,也增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時至今日,世界的重心已從西方轉移到東方,亞洲經濟已經是世界版圖中最活躍的一股勢力。金耀基援引西方學者的評價,認為中國現代化已經取得傲世成就,甚至被認為是一種新的工業文明的身份在亞洲崛起。金耀基特別強調「文明」二字,指出在西方眼中,中國的崛起已不只是一個強權國家的興盛這麼簡單,而是蘊含一個文明的升起與移轉,與之相伴的是西方過去500年的優勢,可能被逆轉。

沒有「沒有傳統」的現代化

隨後,論壇主持人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中國制度研究中心總監閻小駿提問,中國現代化的起源一般有兩種說法,一種指向中國現代化是一種內生的過程,從元代到明清存在生產方式的現代化,也有大政治轉向官僚體制建設,其間也包括了商品生產與市場誕生的概念,因此有一些學者認為中國的現代化之所以被打斷,肇因於從鴉片戰爭開始的西方入侵,使中國自發的現代化嘎然中止。另一方面,也有一批學者認為傳統中國本身並不具有現代化的動力,正是因為西方帶來船堅砲利才帶來現代化,因此存在兩者學說的辯論。

對此,金耀基表示,這牽涉到一個基本原理,就是中國的現代化存在一個「度」的問題。「如果我們真的要把明清之後一些現代性的發展視做中國現代化的內生,也可以說得通,重構明代以後類世俗化以及某種具現代化意義的一些活動,不能說沒有,但我看得是有沒有滿足到那個『度』,『度』沒有達到,便不能影響什麼。」

金耀基坦言,對於知識份子而言,中國過去一百年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從「經學到科學」的嬗遞,從而改變中國人的世界觀。「當然,清代人也學幾何學,這是科學當中非常基本的一課,我也承認這一點,但(當時)就是沒有發展到那個『度』,沒有變成一個社會的普遍性。」

隨後,有現場觀眾提問當前該如何理解中國法治層面的現代化?金耀基答稱,五四運動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提及法律問題,「假如五四運動提及科學、民主之餘,再加上法治,那對中國就會有偌大的幫助」。「一個有好的法治的社會,就算沒有民主也無所謂。」金耀基認為,法治即是自由的秩序,法律之內人人自由,且法治不等於法制。因此,「建立法治比建立起民主當更為重要」。

2021年12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針對美國民主峰會表示,「民主要講平等,而不能高人一等;要講法治,而不能霸凌脅迫;要講團結,而不能對立對抗。自封為『民主燈塔』的國家,恰恰是民主病態盡顯、民主赤字高企的國家」。(中國外交部)

此外,金耀基認為,各界在理解何謂中國的現代化時,經常陷入傳統與現代是否對立的命題。金耀基主張,傳統與現代是一路走來「到」的過程,中間不存在斷裂。金耀基強調,任何的現代化,都不可能排除傳統的成份,「沒有『沒有傳統』的現代化」。當然,不好的傳統可以被淘汰,具有美感的傳統,例如文學一定會存在。「我對傳統的態度是要批判,但絕對不能盲目的反對;五四運動最大的錯,不是批判傳統,而是打倒傳統,打倒傳統就等於是打掉自己所有的資源,這是不會有出息的。」

因此,金耀基主張中國必要現代化,但應該選擇符合中國條件,同時須具備中國文化特色,意即走出「中國的現代性」道路,但這並不表示中國就不向西方學習,一旦中國拒絕學西方,那是主動關閉自己的智慧之門。

最後,金耀基簡評了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其認為中國從鄧小平改革開放開始,到今天「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現代化」,其來有自,因為鄧小平意識到不能走蘇聯式的現代化,以保留「中國」作為現代化的理想性目標,意即融入中國文化元素於其中。「那不是指人口、也不是指發展階段,這些都是會出現階段性變化,唯有中國文化才是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