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醫療大灣區遍地開花?廣東省建成120多家港式家庭醫生工作室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四年多,粵港澳三地不斷發掘醫療領域創新潛力,推進協作,取得令人欣喜的醫療融合發展成績。

近日,記者從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瞭解到,當前,廣東繼續加強與港澳地區衛生健康部門的交流合作,推動醫療服務跨境銜接向縱深發展,為塑造「健康灣區」貢獻積極力量。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轉載。

大灣區|5大港人內地生活福利!一文睇清交通醫療優惠和申請辦法

政策紅利加速落地

日前,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結合專科發展和患者用藥需求,通過「港澳藥械通」政策申請引進的臨床急需進口藥品布地奈德、英克西蘭獲批。這是南沙自貿區獲批的首批「港澳藥械通」藥品。

在廣東,已經有不少公立醫院開始執行「港澳藥械通」政策,截至2023年2月22日,省內執行「港澳藥械通」政策試點的醫療機構已達19家。而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作為首家「港澳藥械通」試點單位,截至今年5月29日已獲批引進20款藥品和11款醫療器械。

截至2023年2月22日,省內執行「港澳藥械通」政策試點的醫療機構已達19家。(翻攝點新聞)

「這些從香港進口的藥械主要用於內地尚無替代藥械的罕見病治療,如龐貝病、難治性癲癇、嚴重進行性脊柱畸形等。」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張文智表示,「港澳藥械通」為內地罕見病患者的治療提供更多可能。

據瞭解,粵港澳三地正攜手打造大灣區「跨境養老」模式。廣州南沙已於4月7日印發實施《南沙區公辦養老機構入住本區港澳老年人實施方案》,向港澳老年人開放南沙區公辦養老機構床位。「跨境養老」正成為更多港澳人士的養老新選項。

南沙區養老院長者活動。(微信公眾號@頤年養老服務)

人才培養合作密切

在醫學人才合作培養方面,粵港澳大灣區也探索出一條新路。5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項目奠基,未來這裡將有序建設生物醫學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中華醫藥學院等學院,逐步形成強大健康學科群陣列。

5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項目奠基,未來這裡將有序建設生物醫學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中華醫藥學院等學院,逐步形成強大健康學科群陣列。(香港大學官網)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的醫學人才交流也更加密切。4月17日,83名廣東醫護人員抵港交流學習。隨團到港的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代表楊波表示,希望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以促進醫療技術水準的提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發展。

5月16日,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等一行來到深圳,開展交流活動。盧寵茂表示:「粵港合作推出的『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畫』為參與計畫的醫護人員,提供了臨床交流和學習的寶貴機會,能促進兩地協同發展,從而進一步提升大灣區的整體醫療服務品質。」

醫療服務協同發展

在廣東的基層衛生服務中心,港式醫療模式也遍地開花。「這裡環境很不錯,醫生很專業,能解決我的問題。」近日,剛剛啟用的廣州市黃埔區南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港式家庭醫生工作室,接待了首位社區居民全先生。

大灣區醫療集團的香港醫生林泉材與南崗街社衛中心的李玉蓬醫生,就全先生關心的健康問題進行交流,並根據他的情況安排轉診至廣州開發區醫院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

據悉,廣州黃埔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以港式全科為中心的專科轉診機制。

廣東全省已建成120多家港式家庭醫生工作室、3家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與港式金牌全科門診部。(羊城晚報)

記者還瞭解到,迄今為止,廣東全省已建成120多家港式家庭醫生工作室、3家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與港式金牌全科門診部。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十四五」期間,廣東充分發揮港資獨資全科門診部、聯合醫務工作室等醫療機構作用,將為更多來粵創業就業的港澳居民、海外人士提供優質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