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中印雙方不願令緊張局勢升級或各有原因

撰文:何瑞瑩
出版:更新:

6月15日中印兩軍在邊境拉達克(Ladaq)地區加勒萬河谷爆發軍事衝突,據印方透露,衝突造成20名印度士兵、40名中國士兵喪生。實際上,雙方都不願再繼續升級緊張局勢,但各有原因。

印學者警吿貿然行動將令印度受5倍屈辱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於6月19日在印中邊境問題全國黨派大會上就此次衝突表示,「沒有人闖入我們的邊界,也沒有人佔領我們的哨所。」這段發言被認為是莫迪試圖用強硬的言語回應其國內的強硬派,他知道印度不可能與中國進一步發生衝突。

印度內部也有聲音指出希望莫迪不要重複前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的錯誤。印度經濟學家瓦米納坦·艾亞爾(Swaminathan Aiyar)指出,「今天中印兩軍勢力對比是1962年的5倍,如果貿然行動,我們會遭受5倍於當年的羞辱」。

北京或低估加勒萬河谷衝突的負面影響

北京的態度則一直很強硬,始終強調在爆發衝突的加勒萬河谷擁有主權,並在6月20日再次指責印度是「蓄意挑釁」。而英國《衛報》6月21日報道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與軍事規模是印度的5倍,據官方公布的國防預算數據來看,中國也比印度多1,000億美元,但中國也不想進一步升級緊張局勢。

報道指出,現在還不是中國選擇同印度開戰的明顯時機,因為它正在與另外幾場危機做鬥爭。中國目前經濟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嚴重,同美國的關係逐漸緊張,正在推進的「港版國安法」遭國際社會反對。此外,中國政府因澳洲要求調查新冠病毒起源有意與其打貿易戰,並因中國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高管孟晚舟被逮捕一事同加拿大關係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