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如病毒|日本頻發食物中毒 感染性腸胃炎創近10年同期新高
踏入2025年,日本感染性腸胃炎病例激增,當中包括由諾如病毒所致的病例。截至3月2日的一週內,日本感染性腸胃炎病例數創近10年來的同期新高。有醫生對此表示,民眾特別是在廁所使用智能手機時應謹慎,因為嘔吐或腹瀉時排出的病毒會殘留在廁所中,並可能附着在智能手機上,增加感染風險。
日本多間食肆甚至溫泉旅館出現與諾如病毒相關的食物中毒、感染事件,包括連續4年獲米芝蓮榮譽的大阪名店「喜一」、享有80年歷史的和菓子老店「清月」、名古屋的迴轉壽司、螃蟹料理店,以及北海道標津市一間烤肉店等。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周二(11日)報道、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24年11月以來,全國約3000間醫療機構報告的感染性胃腸炎患者數持續上升。病例數在12月短暫回落至谷底後,1月開始又迅速反彈,截至3月2日的一週內,病例數已上升至近10年來的同期新高,平均每間醫療機構有9.83名患者。
在2月24日至3月2日這週,大分縣平均每間醫療機構有23.22名患者,東京平均每間醫療機構有13.03名患者,大阪府有10.61名患者,北海道最少,僅2.90名患者。
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指,諾如病毒被認為是造成此波疫情的主要病因,其主要傳播途徑包括患者的糞便或嘔吐物,或是被污染的食物。特別是在3日至9日的一週內,宮城縣內55間醫療機構的傳染性胃腸炎患者數達476人,較前一週增加21人,顯示疫情的擴散勢頭不容小覷。
在東京,專門治療傳染病的一家醫院也發現,自2月底以來,感染由諾如病毒引起的病例數量激增。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患者人數明顯增加,醫院每日接收約10名患者就診,這讓醫療團隊不得不增加點滴(吊針)和其他治療手段。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愈來愈多人開始依賴酒精類消毒劑保護自己,但醫學專家強調,酒精對諾如病毒的消滅效果極其有限,有效控制病毒的辦法是使用漂白劑等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若清潔工作不充分,病毒可能蒸發到空氣當中,進一步增加傳播風險。
目前關於針對諾如病毒的疫苗研發正不斷推進。最近的研究顯示,疫苗開發已取得一些進展。目前疫苗研發者正探索不同類型的疫苗,包括弱毒化的活疫苗。除傳統疫苗開發方法,最近一項來自美國的研究小組也開發出一種類似於錠劑的口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