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 巴西男二度感染不同新冠變種病毒 或證抗體失效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一份在4月20日發布、有待同儕評審的研究指出,巴西可能出現第一宗「兩度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變種病毒」後死亡的個案。病人第二次感染時,首次染疫產生的抗體疑未能發揮保護作用。病人最終死亡。

倘研究通過同儕評審,這將是全球首個個案,顯示E484K基因變異不僅可能降低「非變種」病毒株產生的抗體反應,也能「逃避」E484K變異產生的抗體。

研究報告由巴西菲瓦萊大學(Feevale University)分子微生物實驗室的研究員撰寫,它已上載至預印期刊Research Square。

文中的患者39歲,住在南里奧格蘭德州(Rio Grande do Sul)坎普邦(Campo Bom),患有糖尿病及慢性心血管疾病。他2020年11月30日首次染疫,當時沒病徵。他之後康復。

他2021年3月11日因受染獲的父親及兄弟傳染而再度患病。他出現呼吸困難、疲倦等症狀。他的血氧含量低於95%,這是新冠肺炎臨床症狀。他被送入深切治療部,後接受插喉,惟最終在3月19日去世。

病人死後,醫院將他兩度染疫後採集得來的樣本比對,發現他第一次感染由南非病毒株變異出來的巴西P1病毒株、第二次染疫則是感染P2病毒株。

+5

P1及P2病毒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帶有E484K基因變異。科學界已知的是,曾感染「非變種」病毒者,倘感染P1及P2病毒,兩者都可逃過「非變種」病毒產生的抗體。研究人員稱,巴西男病人的情況,看來是第一次染疫後產的抗體,未能防止他再受感染。

棘蛋白是病毒表面的一種蛋白質,亦是構成病毒表面突起物的東西。棘蛋白用途是與人體細胞接觸,讓細胞「打開門戶」、讓病毒入侵人體的一種「武器」。

研究人員稱,過去二度染疫者病徵一般非常輕、甚至沒病徵,惟這個案的病人情況很快惡化。文中稱,雖然看來已有愈來愈多無徵狀或徵狀溫和的「再感染」個案,但二度感染病情如巴西男子那麼嚴重是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