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英美聯盟|法國遭「背叛」全程懵然不知 印太戰略歐盟無份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曾經簽署一紙承諾,沒想到對方遇到更好的人就轉身離去,感覺就如「從背後被捅刀」,「信任被背叛」,對方「出軌」的對象還是身邊親密的人,一下子承受了雙重打擊。但時間不等人,只能好好振作追討自己應得的那份,還要活得更好。這個不是愛情故事,而是法國目前身處的尷尬處境。

澳洲、英國和美國9月15日宣布組成澳英美聯盟(AUKUS),維持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和平穩定。英美兩國將協助澳洲建造核動力潛艇。雖然三國沒有點名中國,但普遍認為聯盟是回應北京的影響力。聯盟自然引起北京的注意。

圖為2021年9月16日,澳洲總理莫里森於堪培拉出席記者會。(AP)

法國慘被蒙在鼓裏 遷怒華府

對聯盟反應更大的似乎卻是法國。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法國和澳洲本身簽署價值660億美元的合約,為澳洲建造新一代潛艇。如今澳洲明顯是打算毀約,轉投英美懷抱。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直言:「這是從背後被捅刀,我們和澳洲建立互信的友誼,這份信任被背叛。」

合則來不合則去,但分手也有體面不體面的分別。「被拋棄」的法國最憤怒大概不是澳洲離他而去,而是整個過程都被蒙在鼓裏。《歐洲政治週報》網站(POLITICO Europe)引述多名法國官員稱,澳洲於澳英美宣布組成聯盟前幾小時才通知法國終止合約。《紐約時報》引述美國官員稱,華府讓堪培拉決定是否通知巴黎。最終法國被殺個措手不及,盡失顏面。

毀約的是澳洲,但法國泄憤的對象似乎是美國。法國國防部長帕利(Florence Parly)和勒德里昂發表的聯合聲明指出:「當我們於印度太平洋地區於價值觀和根據法治尊重多邊主義方面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的決定將法國這般的歐洲盟友和夥伴剔出與澳洲的重要夥伴關係,反映缺乏一致,法國只能表達注意和感到遺憾。」勒德里昂形容,華府的決定單方面和未能預測,還把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相提並論。

圖為2021年9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於華盛頓出席記者會。(AP)

歐盟遭排擠 美歐合作生變?

對法國而言,他必定會想,為什麼如此大事都不為他預留位置?法國稱,自己唯一駐紮印太地區的歐洲國家,除了逾7,000名軍人以外,還有近200萬公民居於海外屬地。法國還是第一個採納印太戰略的歐盟國家,之後遊說德國和整個歐盟「跟隊」。洛伊研究所研究主任勒馬耶(Hervé Lemahieu)認為,這是對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法國定位為主要印太夥伴的重大打擊。大西洋理事會歐洲中心主管哈達德(Benjamin Haddad)形容,事件將於巴黎引發「地震」,對法國國防和政治機構構成長遠傷害。

新聯盟只有已經脫歐的英國作為歐洲代表,印太戰略好像已經沒有歐盟的位置。《歐洲政治週報》網站引述一位外交官員稱,事件是對歐盟地緣政治野心的一次事實驗證。一方面,美國和澳洲不視歐盟和成員國為可信安全夥伴將造成差的觀感,但證明「我們不應該做太多印太戰略:歐盟不是太平洋主要參與者」。

明眼人都知道,西方印太戰略的目標是中國,美國對歐盟較軟弱的對華態度已經愈來愈不耐煩,或許這個就是背後主要的問題。去年底,德國總理默克爾和馬克龍不顧拜登的憂慮,決意推進《中歐投資協定》,某程度就讓華府認清跨大西洋的鴻溝較想像的深而寬。加上美國就阿富汗撤軍問題事前未有好好諮詢歐洲盟友,歐盟似乎無奈要認清,拜登的「美國回來了」外交宣告已經成為空談。往後,法國提倡的歐盟「戰略自主」或許只能順應形勢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