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名科學家獲獎 他讓預測「隨機現象」變可能

撰文:歐敬洛 成依華
出版:更新:

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物理學獎在10月5日揭曉,得獎者是美籍日裔學者真鍋淑郎,德國學者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及意大利學者帕里西(Giorgio Parisi),以表揚他們成功發現並為人類解釋「複雜系統」(Complex System),讓人類能進一步認識小至原子、大至星球、包括天文與氣候變化的物理世界。

今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分成兩個獎項:美籍日裔學者真鍋淑郎與德國學者哈塞爾曼,成功為地球氣候變化、以量化可變的模型,可靠地預測全球變暖的現象而獲獎。意大利學者帕里西,則成功發現並解釋從原子到行星大小,物理中無序和波動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獲獎。

證明人類的排放 可令全球氣候變化

地球氣候是一個複雜系統,人類雖然自古嘗試從多種天文現象預測天氣變化,卻仍受制如其變幻莫測,有「天有不測之風雲」的說法。真鍋淑郎主張二氧化碳的增加,會導致地球表面溫度升高。在 1960 年代,他領導地球氣候物理模型的開發,並成為首位以探索熱輻射與氣團垂直運動間相互作用的人。真鍋淑郎為氣候模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十年後,哈塞爾曼創建了一個將氣候和天氣聯繫在一起的模型,從而真正解釋所謂「不測之風雲」與氣候變化有直接關連,讓科學家得以從氣候的預測解釋天氣的變化。哈塞爾曼更開發了識別方法,尋找人類活動在氣候中留下印記。他的方法在今天已被用來證明氣溫升,是人類排放二氧化碳的結果。

解釋複雜系統 讓預測成為可能

在1980年代,帕里西在看似無序的物理現象中,發現了一個隱藏的模式,這個模式可以解釋在「複雜系統」(Complex System)中一些物理變化的規律。他的發現成功解釋讓人們理解和描述許多不同看似完全隨機的現象,而且不僅在物理學上,在其他非常不同的領域,例如數學、生物學、神經科學和機器學習上也可以應用。

回顧2020年得主

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由彭羅斯(Roger Penrose)、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及吉茲(Andrea Ghez)獲得,他們因研究宇宙黑洞而獲獎。

▼在新冠疫情仍在持續之際,會讓人們更感覺到科學研究可貴之處嗎?請點擊放大觀看,了解基礎科學與我們有多息息相關:

+2

其他2021諾貝爾獎項公布時間表

化學獎:歐洲中部夏令時間10月6日上午11時45分(香港時間6日下午5時45分)

文學獎:歐洲中部夏令時間10月7日下午1時(香港時間7日下午7時)

和平獎:歐洲中部夏令時間10月8日上午11時(香港時間8日下午5時)

經濟學獎:歐洲中部夏令時間11日上午11時45分(香港時間11日下午5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