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逝世|廝守逾73載 菲臘親王是她最強後盾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beth II)9月9日逝世,享年96歲,為這位近代史上在位最長的君主及女王的不平凡人生劃上句號。縱觀伊利沙伯二世一生,她見證英國以及整個世界的風風雨雨,不過大部分時間,她的身邊總有一個人始終不離不棄——王夫菲臘親王(Prince Philip,1921-2021)。

伊利沙伯二世與菲臘親王相識於童年,1937年前者7歲時,以伴娘身份參加丹麥瑪麗娜郡主(Princess Marina of Greece and Denmark)與英國的根德公爵(Duke of Kent)的婚禮。而身為郡主堂弟、12歲的菲臘亦有到場。這兩名小孩當時沒有太多傾談的機會,但不少外國傳媒已經認定他們將來一定是天生一對。

伊利沙伯「菲」他不嫁

英國王室在1936年發生「大地震」——伊利沙伯二世的叔父、英王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不愛江山愛美人」,12月11日退位予胞弟佐治六世(George VI),她亦因此成為王位第一繼承人。她與菲臘在1939年再會,世界形勢風起雲湧,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在即,18歲的菲臘加入英國海軍,並在海軍學院的網球比賽讓伊利沙伯留下深刻印象,菲臘的叔叔蒙巴頓伯爵(Dickie Mountbatten)亦希望可以撮合兩人。

而在二戰期間,菲臘與伊利沙伯互通鴻雁,並在1943年一同共度聖誕。菲臘認為17歲的伊利沙伯非常動人,同時被對方樂觀而實務的性格吸引,與自己脆弱的母親有天壤之別。

菲臘親王:為了迎娶伊利沙伯公主,菲臘王子自願放棄希臘王室的頭銜,英王隨後封他為愛丁堡公爵(Duke of Edinburgh)。1947年11月,二人舉行盛大婚禮,接待約2000位來賓,另有逾2億民眾通過廣播收聽現場盛況。(Getty Images)

「空白的」童年 養成大男人性格

事實上,菲臘親王的童年可謂充滿不幸:他祖父是希臘國王喬治一世(King George I),但在1913年遇刺身亡。菲臘親王還在襁褓時就因希臘與土耳其開戰,隨家人流亡到法國,到8歲才轉到英國升學。

菲臘親王的父母亦於相近時間分居,父親在蒙地卡羅風流快活,母親則患上精神分裂症,而與他最親近的姐姐塞西爾(Cecile)就死於飛機失事;另外幾名姐姐則嫁給德國軍官。

正因如此,菲臘親王這段接近不存在童年,以及後來於海軍服役的經歷,令他變得非常獨立,並形成「大男人主義」的性格。不過當時的朝臣就似乎不太欣賞他的為人:「不君子」、「脾氣差」、「浮躁」等負評如潮,但都無阻他與伊利沙伯交往,再加上後者「非他不嫁」的堅持,最終打動喬治六世,批准兩人的婚事。

菲臘與伊利沙伯在1947年11月20日大婚,他正式成為「英國人」,並以取用母親家的姓氏蒙巴頓,改名「菲臘 .蒙巴頓」(Philip Mountbatten),英國王室亦封他為「愛丁堡公爵」(Duke of Edinburgh)。

↓英女王與菲臘親王1947年結婚時的場景,點擊圖輯放大觀看:

+3

兩人結婚後有一段蜜月期,菲臘繼續在海軍的工作,並派駐馬爾他(Malta),而身為「軍官配偶」的伊利沙伯亦經常到當地探望對方。不過隨着喬治六世在1952年2月9日在睡夢中離世,當時正在非洲肯尼亞(Kenya)的菲臘夫婦隨即返回英國,伊利沙伯以25歲之齡登基,成為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菲臘亦被迫辭去海軍工作,成為女王背後的男人。

姓氏之爭

不過兩人的婚姻並非完全一帆風順,例如有關決定妻子的姓氏的事,就一度令菲臘親王心灰意冷,他認為伊利沙伯二世應該跟隨夫姓蒙巴頓,但女王的祖母瑪麗王后(Queen Mary)及時任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都堅持伊利沙伯二世保留溫莎(Windsor)姓,因此他曾埋怨自己只像「變形蟲」。

伊利沙伯二世其後作出讓步,下令所有沒以「王子」(Prince)或「殿下」(Royal Highness)稱呼的王室男系後裔冠以「蒙巴頓-溫莎」(Mountbatten-Windsor)姓氏,因此像女王的曾孫阿奇(Archie Harrison Mountbatten-Windsor)亦是以這個姓氏示人,反映哈里王子(Prince Harry)希望兒子可以普通人身份生活。

↓↓↓更多菲臘親王的相片,請點擊放大觀看:

+15

不屈不撓 為愛妻出謀獻策

同時菲臘親王亦曾在王室和英國政府內遭受白眼,有聲音曾反對他擔任女王加冕委員會主席:他成立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The Duke of Edinburgh Awards)初期,有官員曾嘲諷計劃像希特拉青年團(Hitler Youth)。這些挫折並沒有影響菲臘親王輔助女王的決心,除了經常陪伴妻子到訪學校、醫院等地方,亦在災難現場陪伴女王身側,又一同接見外國貴賓,走過社交場合中的政治角力;他憑實力贏得各方的尊重。

伊利沙伯二世生前一向給予外界嚴肅的形象,但她與菲臘親王相處時卻判若兩人,例如她曾經在1954年訪問澳洲時,曾經被隨行的紀錄片攝製隊拍下向菲臘親王飛網球拍和球鞋一刻。雖然攝影師決定將錄影帶底片曝光報銷,女王亦感謝對方,承認每段婚姻都有爭吵的時候。

+9

在爭吵與說笑間相伴近74載

而在偶爾「鬥氣」以外,兩夫婦不時在公開場合有幽默時刻,其中他們在1963年5月參觀威爾斯一個軍營時,菲臘在女王說了一些說話後,她就突然「爆笑」需要彎腰扶着前方把手。這亦是女王生前其中一個罕有的「見牙唔見眼」時刻,為王太后和菲臘親王母親愛麗絲公主撰寫傳記的維加斯(Hugo Vickers)稱,「那清楚顯示菲臘親王一直將自己在公開活動中的角色,定位作負責為妻子提起精神的人,令她對所有事情感到高興。這一點令他們成為非常合拍的一對。」

一手改變王室「離地」觀感

除此之外,菲臘親王非常致力改變王室對平民的隔閡,包括說服妻子接受邀請各界人士出席非官式的聚會,不論藝人、記者還是工程師及企業家,均會獲女王召見,讓她體察民情;另外他亦提議開放王宮予公眾參觀,又在溫莎堡等王室領地設立商店,售賣領地耕種出來的農產品,增加王室收入。

英國王室曾因為女王新抱、王妃戴安娜(Princess Diana)在1997年命喪巴黎而陷入低谷,菲臘親王與年幼的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和哈里王子分享自己曾經失去母親的感受,並一同護送戴妃的靈柩,同時成為兩人成長的榜樣,亦為伊利沙伯二世及英國王室在形象上收復失地。到了2012年的女王登基50週年期間,英國民眾的慶祝氣氛熾熱,再次奠定王室的地位。

2021年4月17日,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在溫莎堡出席亡夫菲臘親王的喪禮。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措施影響,只有少數人可以參加喪禮,而女王則單獨坐在一旁,這份孤獨感實在難以言喻。(Getty)

對於這段感情,伊利沙伯二世曾在1997年形容,菲臘親王就是支持自己的力量,她和整個王室家庭,甚至很多國家都欠對方一個巨大人情。菲臘親王在2021年百歲前夕先行一步,女王一個人坐在喪禮上的場面令人印象深刻——貴位國家元首的伊利沙伯,也跟普通人一樣,有很多哀傷與悲痛,都只能獨自承受。而在翌年3月29日舉行的悼念活動上,她雖有一眾兒孫陪同出席,但想到亡夫時曾一度眼泛淚光。不過如今女王亦已撒手人寰,我們或許可以想像,這對夫婦可能會在另一個世界團聚,繼續恩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