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印度越南正崛起成蘋果新製造樞紐 但不太可能取代中國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印度和越南正成為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在中國以外的下一個製造樞紐。分析員稱,主要電子產品製造商利用獎勵措施,加快在全球範圍實現產能多元化的步伐,但直接取代中國的情況不太可能立即發生。

據彭博社星期一(12月19日)報道,分析公司Counterpoint分析員林科宇和白盛豪(Shenghao Bai,譯音)認為,這些製造商可能在冠病暴發前已加快產能多元化步伐,其中台灣鴻海(富士康)可能已將多達30%產能轉移到印度、越南和巴西。

他們說,在富士康和另一家台灣組裝商和碩的帶領下,企業已在印度展開與工廠、生產線、較先進製造工藝和員工培訓有關的投資項目。

龐大的人口和高生育率使印度成為具吸引力的終端產品市場和製造基地,越南勞動力成本則低於中國。雖然缺乏生產蘋果手機(iPhone)的能力,但越南據報已吸引到21家蘋果供應商前去開展業務。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印度製造的智能手機今年第二季增長16%,達4400多萬部。

世界銀行數據則顯示,中國勞動力自2020年起開始減少。擁有大批受過一定教育和培訓的熟練工人,是中國崛起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堅力量。

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2019年11月20日和女兒伊萬卡一起參觀了一家蘋果工廠。(AP)

彭博社評論文章說,中美關係過去五年日趨緊張,要維持中國製造業現狀似乎比過去更困難,冠病疫情也凸顯將一大部分的全球生產業務集中在單一國家所面對的風險。

消息人士早前告訴彭博社,中國鄭州iPhone手機工廠發生與疫情有關的工人逃離、員工抗議等事件,可能導致今年iPhone Pro出貨量減少600萬部。

此外,蘋果的三大台灣供應商富士康、和碩和緯創也成功獲得用於增強印度智能手機生產和出口能力的財政獎勵,並承諾多達20%的生產和出口量將在印度進行。

不過,彭博社認為,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將保持不變,印度可提供低成本勞動力和巨大的國內市場,但也面對基礎設施破舊和官僚主義的負面問題。此外,其他國家也嘗試利用跨國公司對過度依賴中國的恐懼心理得到好處。如果成本是唯一考量因素,印度並非手機製造的最佳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