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噏亂評丨《麻雀鬥室三決一》熱鬧又冇我份 點解要睇你打牌?

撰文:張國基
出版:更新:

打麻雀可以說是國民遊戲,有此一技之長每逢大時大節與姨媽姑姐、隔離屋陳師奶等三姑六婆,都可以打成一片。不過好多人識打牌其實並不等於要將打麻雀做成遊戲節目,無綫在上月(29/11)播出的《麻雀鬥室三決一》完全是好教材,究竟遊戲節目要如何留住觀眾?

《麻雀鬥室三決一》收視錄得單位數,只有9.6點。(節目截圖)

《鬥室》作為遊戲節目,實驗性質非常強,但毋須懷疑肯定是試驗失敗。TVB遊戲綜藝習慣有坐鎮人物,《娛樂大家》有汪明荃、《Do姐有問題》有鄭裕玲,《鬥室》就有薛家燕,基於遊戲規則,薛家燕參與程度超低,幾乎只得宣讀遊戲功能,可有可無到交由任一現有主持都可勝任。

全廠除了麻雀杏枱,其餘都可有可無,包括主持薛家燕。(節目截圖)

打麻雀氣氛緊要,可能避免悶場,主持陣容比起每集四位嘉賓仲要多,除家燕姐外,還有兩位型男索女、阿bob、吳若希、戴祖儀、鄭衍峰四位長老撐場,總之人多熱鬧有更多畫面方便剪輯。問題是,睇人打牌過程其實並不歡樂,除非嘉賓足夠吸引,否則觀眾在又無法加入討論又與牌局無關的情況之下,為甚麼要花半小時睇人玩遊戲?同樣是遊戲節目,《思家大戰》至少可以讓觀眾隔住電視估答案。

打麻雀人多熱鬧先有氣氛,節目方按是加入四位長老協助,但觀眾參與度非常少。(節目截圖)

雖然節目表明並非鼓吹賭博,而是發掘其他更有趣味玩法,將打麻雀桌遊化目標似乎成功。不過無論透明牌或者絕世好牌,都要特殊道具,家庭觀眾並不能輕易模仿,加上觀眾沒有臨場實戰感,難以感受到綜藝效果。《鬥室》唯一令人欣慰的是TVB樂意嘗試跳出框框,如果電視台能夠容忍失敗去開拓成功,相信繼續累積可以搵啱路。

節目聲稱推廣不同玩法,例如用四副筒子組成的「絕世好牌」,不過正常人屋企會有四副相同的麻雀?(節目截圖)

同場加映:十月初五的月光演員評核|三人主角兩人失色 綠葉成功搶晒風頭

👇👇👇以下立即為大家列出今次的演員評核👇👇👇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