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泳池重開】研究指池水難播新冠肺炎 泳池播病毒卻有先例

撰文:高詩琦
出版:更新:

康文署轄下大部份公眾游泳池將於5月21日重開部份設施,但不少市民都擔心有機會在泳池感染新冠肺炎。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及西班牙科學研究高等協會均指出,泳池的消毒機制若正常運作,透過池水染疫的風險不高,但泳池使用者仍需注意其他「高危位」。

康文署重開公眾游泳池只限部份設施,包括主池及副池,另外亦實施特別安排,例如只開放相隔的沖身間或淋浴花灑頭、加強定時清潔和消毒沖身設施及儲物櫃、使用者進場前亦需量度體溫。按康文署網站資料,所有公眾泳池的池水「均於開放時間內不停地過濾和消毒,而本署亦經常密切監察池水的水質,以及定時抽取池水化驗」。到底使用泳池時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高不高?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引,現代泳池常用的消毒媒介,包括氯或溴,只要方法及用量正確,都足夠令病毒失去活性。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則指出,每升池水的氯化達到每分鐘15微克,已足夠令有包膜病毒,包括新型冠狀病毒失去活性。

西班牙科學研究高等協會上周發表的《SARS-CoV-2在泳池及海灘的傳播報告》,則有更詳細解說。該份由6名學者共同發表的報告指出,一般泳池及桑拿所用的消毒媒介,一般已足夠令病毒去活性,建議每升池水的餘氯濃度為1至3微克,就足夠避免在池水中感染。

共用物品及設施風險仍高 曾有泳池爆發病毒感染

不過報告指出,儘管透過池水感染新冠病毒的機會甚低,惟在這些場所共用物品及設施,仍是傳染途徑,例如門柄等等,必需經常洗手。發表報告的其中一名學者Antonio Figueras本身亦是一名泳手,他指出,儘管池水本身經過消毒,但泳池使用者上水後,在陸上亦必需嚴守衛生措施,「泳池必需規管使用者、設施也必需保持清潔」。

康文署豁下公眾泳池,大部份會在5月21日重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WHO的報告記載,過去全球曾發生多起與泳池有關的病毒傳播事件,其中80年代的諾如病毒、94年的甲型肝炎爆發事件,相關泳池一是沒有消毒設施、一是排氯裝置失效;不過,92年的甲型肝炎及94年的腸病毒傳播事件,均在消毒裝置如常運作的泳池中發生。

至於海水方面,目前暫無關乎新冠病毒對海水抗性的相關資料,但海水的稀釋效應、及當中存在的鹽份,可能是令病毒量及其活性減少的原因;海灘上的沙方面,暫未有實驗作相關研究,但當中的海鹽、及陽光帶來的紫外線,也有助減低病毒的活性。不過,新冠病毒在河水、湖水及未經消毒的水體中,存活率則大大增加。

歐洲主要足球聯賽重開賽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