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馬】從運動科學解構:人人可跑馬拉松?

撰文:李思詠
出版:更新:
從運動科學角度解構,微絲血管、最大攝氧量和肌肉記憶會隨着訓練自動調節到「馬拉松mode」。

時近渣打馬拉松,跑的當然熱血,不跑的大抵會說「咁辛苦咪搞我」、「我一定跑唔到」、「冇可能」。香港大學運動及潛能發展研究所陳國璋博士(Anson)說,只要循序漸進適當訓練,我們的肌肉、微絲血管和心肺功能,在生理壓力下自然漸漸調整到「馬拉松mode」;所以,馬拉松這回事,從運動科學角度看,其實沒有不可能。

生理壓力助血管生長 增血紅蛋白運氧

陳國璋(圖)表示,持續運動有助微絲血管生長,血紅蛋白可帶更多氧氣給肌肉,轉化成能量。(圖片由文星提供)

回憶第一次練跑,有的跑友跑幾百米已經頭暈氣喘。不難理解的是,一直欠缺運動,突然動起來,自然欠缺足夠條件承受運動強度。何謂足夠條件?微絲血管密度、最大攝氧量與肌肉記憶(muscle memory)。「跑步時,身體需要更多氧氣分解能量原料,再靠血液運送到身體各部位,我們才有足夠能量。當我們持續運動,身體在生理壓力(physiological stress)下,微絲血管網絡漸漸生長和擴張,令肌肉有足夠氧氣應付運動強度。」Anson以道路比喻血管、車輛比喻帶氧的血紅蛋白(hemoglobin),當有更多道路,自然容納更多車輛,並紓解擠塞之困;所以,我們適當持續訓練後,帶氧能力增強,便能減少運動時頭暈氣喘之苦。

1. 長跑訓練帶來生理壓力(physiological stress),身體會慢慢調整適應運動強度。
2. 運動加速微絲血管生長,有更多「道路」為肌肉帶來氧氣,提供能量。
3. 研究指,20周長跑訓練,身體的最大攝氧量將提升16%。
4. 肌肉也有記憶,要靠長課令身體有能力完成42.195公里的馬拉松路程。

惟即使肌肉裏的微絲血管生長,我們沒吸入更多氧氣也徒然。最大攝氧量(VO2 max )是釐定心肺系統水平的條件之一,正常男士為50至55 ml/kg/min(每分鐘每公斤體重用多少毫升氧氣),正常女士則為40 ml/kg/min;不必擔心自己沒有足夠VO2 max應付訓練,「根據研究,經過20周長跑訓練,心肺肌肉強化了,VO2 max會增加16%,配合新增的微絲血管,有助加快輸送氧分予肌肉」。從「唔跑到跑」的過程,即使一課3至5公里的訓練,已能提升初學者的VO2 max;但身體適應後,便要靠介乎有氧與無氧的「次強度」(sub-maximal) 訓練,譬如強度達心率75%至85%((220-靜止心率)所需百分比+靜止心率)的均速跑是不錯方法。

長課令身體「記住」跑步消耗

圖為印度人瑞科齊辛格(黃頭巾者)2013出戰香港渣打馬拉松10公里賽事,他的全馬個人最佳時間為5小時40分,於92歲時創造。(資料圖片)

既然要跑長達42.195公里的馬拉松,長課(Long Slow Distace,簡稱LSD)當然不可少。只有透過LSD,身體才懂得「開源」——提升儲糖比例、更有效運用能量系統、增加血紅蛋白。「肌肉也有記憶,若我們平時只跑30分鐘,試問身體如何應付幾小時的路程?簡單點說,平時吃得少,突然要你狂食,也會吃不消吧。」Anson再從運動心理層面補充,LSD也是提升「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手段,令我們愈加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特定挑戰,這是完成全馬的重要一環。

 

熱愛長跑的Anson,當然鼓勵大家加入馬拉松行列,但他提醒,年長、患病及體重高之人士,練跑前應先請教醫生或專業人士意見,並找教練制定適當的訓練計劃,循序漸進,方可長跑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