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三十】支持大陸民主化? 台教授:台灣社會有強烈期待

撰文:黃奕霖
出版:更新:

5月18日,由華人民主書院、香港支聯會在台北主辦的「六四事件30周年研討會」上,針對現場觀眾提問台灣的「陸生政策」能否在促發民主化當中有所作用?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曾建元認為,陸生可以接受台灣的培養、為人類做出貢獻。

曾建元認為,台灣政府對大陸學生政策應該更開放,使台灣培養大陸學生能對人類與世界有所貢獻。(張鈞凱攝)

身兼「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會主席的曾建元分析,台灣比較沒有如歐美社會那樣,較常發生讓中國大陸留學生難以辦法融入社會、或感到受到歧視,因而激化民族主義情緒的案例,但「有些大陸學生感到台灣政策不友善,所以有些批評」。

曾建元呼籲台灣政府,應該要更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讀,目前開放的只有七八個省區的一本學校,「如果投胎投錯地方或大學考試沒考好,就斷絕到台灣留學的機會,我們要爭取的是這個」。

他提到,台灣的大學正缺學生,希望更多大陸學生來台接受培養,「未來對人類、世界有所貢獻,相信台灣老師有這個能力」。至於台灣有輿論擔心國安問題、大陸學生會不會對台灣師生統戰,曾建元表示,這太小看台灣社會民主化的經歷跟能力。

另外有人提問,台灣兩個政黨過去對中國民主化問題,是真心關心還是假情假意?

曾建元回應,「台灣民主化須要相當一段時間去盤整、清算過去威權民主化時期,沒有受到關注的台灣本地問題。過去受教育過程中,我們知道大陸各省有什麼礦產、鐵路,但是我去考台灣公費留考,落榜了,因為要寫出台灣所有山脈跟河流,我寫不出來」。

他表示,在民主化的過程中,須要有一段時間盤整原來不合理的制度,也因為選舉民主制度,各政黨必須提出政見贏取多數民眾認可,經過三十年,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等攸關民生制度,是各黨最重要議題,像台灣健康保險做得非常好,「這跟民主化民眾關心本地議題有關,而中國議題離台灣比較遙遠」。

但曾建元也認為,目前台灣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心有餘力」的階段,恰可重新檢視兩岸關係,「過去是從(國民黨宣傳的)民族主義出發,現在的台灣走出民族主義,人權高於主權、普世價值、台灣現實的國家利益必須克服中國大陸對台灣的,這些使台灣在面對中國問題上,會有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新典範」。

曾建元在結尾中表示,這種觀點有理性的一面,比較缺乏熱情,可是因為是一種價值判斷理性選擇結果,會比虛無縹緲的熱情(來得好),今後台灣對於中國問題,或亞洲區域和平的責任感,在這種新的價值立場上,「相信這方面支持的力道會更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