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灣大選】美國為冷清的台灣2020大選「加戲」

撰文:江流
出版:更新:

距離台灣第15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只有20餘天的時間,12月18日,台灣2020總統大選舉行首場電視政見發表會,方才讓對輿論的關注回到選舉所應該聚焦的政見層面,但即使如此這場政見發表會仍被觀察人士解讀為候選人在各說各話,相比台灣本身內部議題的反響平平,兩岸議題似乎更容易影響台灣選民的情緒。

就在台灣首場電視政見發表會前一天,美國參、眾兩院分別通過了《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這是幾經修改後的綜合版,該版本被認為「對美國的盟友和對手發出強烈信息,尤其是中國及俄羅斯」。在這份總金額達7,380億美元,尚等待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簽字即生效的法案中,包含多項強化台灣安全防衛及美台安全合作條文,例如成立高階、跨部會美台工作小組,支持台灣對抗中國大陸軍事威脅等。

台灣2020競選期間,外部議題經常被輿論聚焦。圖為台灣2020總統大選的首場電視政見發表會現場。(台灣中選會提供)

美國《國防法案》涉台灣條款本身並不稀奇,美國2018年底通過的2019財年國防法案及2016年底,美國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簽署的《2017年國防授權法案》中都有提到過要求國防部加強與台灣的防務關係,計劃與台灣進行高層軍事交流等,但這多是針對軍事層面的防務部署。

比較特別的是,日前通過的2020財年的國防法案還針對台灣2020年大選單列了一個條款,將監控台灣大選中的中國因素。

該法案第5513條要求國家情報總監在台灣總統選舉後45天內,就中國干預或破壞選舉的任何影響力活動以及美國抵禦這種活動的作為提交報告。法案條款的文件性強,但用直白地話翻譯過來就是,要求美國相關部門主動參與以及支持台灣在2020大選中出現的中國話題上發聲。該法案表面看是支持台灣「抵制」中國因素介入台灣大選,但其實質正是在鼓動台灣炒作中國因素。為什麼這麼說?該法案在美國參議院通過之後,即有台灣媒體指出,美國2020財年的《國防授權法案》中所涵蓋的涉台條文,雖在表面上支持台灣立場,但皆以「國會意見」提出,恐並無實際拘束力。

既無實際約束力,為何會單列一項條款放入美國的財年國防法案?這不得不讓人想到此前美國密集通過的涉疆、涉港法案,那兩項法案同樣是打着新疆人權,香港民主自由的旗號在美國兩院高票通過,但顯然意識形態的問題並不是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所關心的,分析認為,這背後所指都是全方位地向中國施壓,以在貿易問題上取得中國的讓步。

多維新聞早在《觀察站:中美是否已進入「全面冷戰」》一文中指出,中美之間結構性對抗已經從貿易戰,蔓延到香港、新疆、以5G為代表的高科技領域,同時因為台灣2020總統大選在即,台灣議題再度被炒作,如果將中美對抗視作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五個領域成為中美兩強「爭霸」的主要戰場。

台灣當然長久以來都是中美的戰場,其貫穿了中美關係的始終,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兩岸關係,中美關係都經歷不同階段的變動,但今天當兩岸與中美關係同時走入低點,台灣問題更加成為美國方便制衡中國的一個 「工具」。

操縱這樣的話題對美國有什麼好處?多維新聞網在台灣大選上的一個重要判斷即是,2020台灣大選已不單純是韓蔡對決,黨派之爭,更是中美的對抗。由於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與台灣現任總統蔡英文本身所表現出來的政治立場讓外界解讀這是一場親中與反中的對決,而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也就成了一場親中與親美的對抗。日前,已進行長達12年的「台灣民心動向大調查」的台灣《遠見》雜誌發佈了2019年的民調結果。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國民黨認同度跌至18.0%,民進黨則上升至33.8%,相比去年(2018年)支持泛藍的37.1%,支持泛綠的25.2%,藍下跌14.1個百分點,綠增加17.0個百分點。

總結國民黨支持率下跌,其中原因包括「不團結」的氛圍,連帶使支持者失望,國民黨對大陸拋出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表現得不夠強硬,使得蔡英文撿到「槍」,獲封「辣台妹」。但該雜誌稱最關鍵的事件是香港反修例活動,這成為台灣民心動向的轉折點,其對台灣社會的影響隨着輿論發酵,導致民意「西瓜效應」【源於台灣台語俚語「西瓜靠大邊」,指專挑較大的西瓜剖片,引申基於自身利益,向勢力強大或局勢較有利一方倒戈,貶義即稱為牆頭草、騎牆派。】持續擴大,各種數據紛紛改寫新高及新低記錄。

當前,距離台灣大選揭盅已不足一月,根據民調,蔡英文佔據領先地位,島內的族群問題、藍綠問題不再發酵,反而是香港議題、間諜話題在選票中影響力攀高。而從過去幾個月蔡英文頻頻藉助恐中、抹紅而與對手拉開距離就可知,操作中國議題利益最大化的當然是蔡英文。而這大概也解釋了為什麼5513條款會列入「與中國相關事務」項目之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