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核威懾」失諸交臂 歷史學者林孝庭談美國「強拆」經過

撰文:廖士鋒
出版:更新:

6月9日,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舉辦尖端講座,邀請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 at 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員暨東亞館藏部主任林孝庭,以「解密史料中的冷戰與中華民國」為題發表演講,以館藏史料揭露罕為人知的冷戰時期兩岸乃至於中美關係史。

台大高研院副院長張登及教授(右)邀請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林孝庭(左)演講,張登及表示,高研院相當注重傳統與當代間的聯繫以及促成與科技間的對話,與林孝庭的研究很具相關性。(廖士鋒/多維新聞)

林孝庭首先介紹胡佛檔案館豐富的館藏內容,涵蓋兩蔣日記、以及諸多冷戰前後的國共兩黨要人、美國涉華事務官員等捐贈或託管的日記,這些第一手資料有諸多重要的歷史研究意義。

林孝庭直指,1949年後「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歷史,與東亞冷戰密不可分,我們在西方自由陣營裏保有一席之地,慢慢後來也有變化」。對於這段歷史發展,林孝庭以幾個議題作為案例,呈現兩蔣乃至於華府、北京的複雜互動。

這些議題包含金馬外島、第二次台海危機時的兩岸密使、「反攻大陸」政策的台美爭議,乃至於台灣核武研發秘辛,這些議題長年以來都深受輿論關注。以核武研發來説,林孝庭指出,1964年中共核武試爆成功後,台灣相當擔憂美國願不願意為台灣打核戰,因而在1965年於桃園龍潭成立中山科學研究院,希望取得技術迎頭趕上,每年遴選50名優秀軍官到歐美學習,包含日後叛逃的張憲義。

台灣研發核武的速度,在1970年代外交孤立時加速,當時面對美國總統尼克松(Richard Nixon)訪問中國大陸、台灣失去聯合國承認並出現斷交潮,乃至於美國可能放棄台灣,台北的領導人希望能夠創建起「核威嚇」,以防國際局勢或兩岸重大改變時,至少有籌碼,到了1976年台灣甚至被美國中情局(CIA)評估為已經有核試爆的能力。不過面對美中關係正常化的潮流,美國不分黨派決心阻止台北。

而1977年國際原子能總署發現台灣核能所內重水反應爐出現新的轉運口,美國大使立刻施壓蔣經國、提出四大要求:所有核能原料要納入台美雙邊協定;重水反應爐與熱實驗室立即關閉;鈽原料移交美國;台北必須重新調整核能發展計劃。林孝庭特別指出,1977年5月,當美國國安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呈給卡特(Jimmy Carter)總統的機密備忘錄中寫到,台灣核能反應爐在美國施壓下已關閉,卡特看到後在旁批註了「Good」,林孝庭感嘆,「我看到非常感慨,反映台灣的外交現實」。

而對於1980年代台灣核武研發進展,林孝庭則從郝柏村日記與英國外交部檔案中,爬梳當時台灣不依不撓持續謀求相關精密儀器與研發的過程,尤其是台灣中科院為了避開美國而向英國公司買精密儀器,卻屢屢遭到英國外交部否決。

儘管如此,從郝柏村日記所述,1986年台灣已具備在短時間內製造出核武的能力,直到1988年核能所副所長張憲義在講蔣經國猝逝前日叛逃美國,才又被拆毀所有製造設備。至於蔣經國吐血猝逝與其是否有關,林孝庭表示目前沒有跡象顯示兩者之間有沒有關聯。繼任台灣總統的李登輝,由於不了解這段發展,也只能接受美國強硬拆除。

台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左)日記透露,1986年台灣已具備短時間內製造核武的能力,此時距離張憲義叛逃事件已不到兩年。(中央社)

除了外島與軍事,在外交上伴隨着中蘇共交惡,兩蔣父子也曾經有過「蘇聯牌」的運用,甚至蘇聯與台灣雙方曾在墨西哥展開大使級會談,幾可比照美國與中國大陸的華沙大使級會談,而林孝庭還從檔案中發現,1967年台灣跟蘇聯甚至已經討論如何進行「倒毛」合作,蘇聯國安會(KGB)特務路易斯(Victor Louis)在台灣的訪問與聯繫更成為美方關注的焦點。

而台灣整個1970年代是蔣經國時代,但是美國對其的猜疑也始終揮之不去,加上台美關係在當時美國對華政策改變的格局下有所變動,台北政府也從正統地位逐漸變成蔣經國所謂的「側室」。林孝庭表示,蔣經國痛恨美國與外交困境乃是息息相關,而蔣經國被迫必須面對中華民國的內容轉變,務實面對「秋海棠中華民國」變成只有台澎金馬的「海島中華民國」。

林孝庭認為,1949年以後的台灣歷史,很多過去認為是定論之處,未來還是有有拓展空間。他以「歷史的縫隙」稱呼這種情況,看似一片光滑的石頭,你以為是光滑,但是用放大鏡去看的話,會有很多小的裂縫,不應繼續被埋沒跟忽略。至於時間上,他也認為很多東西可以橫跨1949年來去關注歷史延續性,利用新的資料,從比較大的國際關係脈絡與格局,看待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