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水果限台令雷聲震耳 但原來對台農「影響不大」?

撰文:衛木槿
出版:更新:

繼台灣菠蘿後,大陸海關於9月19日發布通知表示,因多次從台灣地區輸中國大陸番荔枝(釋迦)和蓮霧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Planococcus minor),故將於9月20日起暫停上述兩種作物的進口。
台灣果農紛紛表示擔憂,因為不論是釋迦還是蓮霧,出口中國大陸都佔了總交量95%以上。雖然民進黨政府第一時間反批中國大陸此舉不符合貿易規定,農業主管機關台灣農委會則宣佈將砸新台幣十億元來挽救果農,同時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申訴。

不過,輿論多認為這是短期做法。台灣島內對該事件熱議的焦點,多放在大陸禁令是項政治操作,意在對付蔡英文政府。但在眾多討論中,或許真正該問的是,為何台灣農業會變成兩岸政治的引信?甚至還成為政治問題?這原因恐怕來自於台灣的三農(農村、農業、農民)問題一直都未被解決。

首先,台灣農業衰弱問題由來已久,不外乎因在工業發展進程中,農民勞動力流失、農地為了改為工業用地導致碎片化、勞動力也隨之萎縮。因此台灣農業至今多仍停留在家户經營,以供應內需為主,如有生產剩餘再外銷。也因此,大陸禁令一發布,蓮霧生產大縣屏東縣政府才會出面說,蓮霧9成是內銷為主,外銷僅佔1成,外銷當中,有9成是到中國,所以「影響不大」。

+1

可是,長久下來這種模式很難建立一套外銷所需的嚴謹檢疫檢驗、冷鏈運輸流程,併成為另一種「套套邏輯」:因為外銷佔比小,所以影響不大,受到衝擊再繼續擴大內銷來降低外銷衝擊。因此,台灣農業要大量外銷十分困難,因為並未形成規模產業,並以外銷為主的模式。

那麼,為何台灣官方不積極建立以外銷為主的農業體系呢?據統計,台灣2019年農業就業人口為55.9萬人,其中農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之比率為4.9%;農牧户數為77.5萬户,佔台灣地區該年底總現住户數之8.8%。

就台灣現行民主選舉制度中,農民除了是票倉外,也是各種地方勢力山頭所在。所以政治人物通常不敢侵犯農民的短期利益,比如過度開放自由貿易、開放其他地區農作物進口,因為這會引發農民群怨,進而可能對選戰不利。長久下來,農民,甚至一般民眾對開放市場就會顯得保守,因難以忍受市場開放的陣痛,當然也就難以找到跨越的機會。

不過,此間並非沒有轉型的契機。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大陸和平之旅後,兩岸之間由國共、再到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取得互信,大陸「先是讓利」免關稅讓15種台灣果品出口大陸,2009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早收清單再開放五種果品免關稅。

其實,這對台灣農業而言是個好機會,如果積極些,台灣官方與果農可以在該機制下通過大量西進豎立台灣果品品牌,甚至謀劃大規模產銷出口的流程,建立起自身一套產線。一旦口碑與品牌培養起來,反而能真正增加農產外銷的韌性。

繼2005年大陸開放十五項果品免關稅後,在2009年ECFA早收清單中又開放五種果品。(多維新聞)

可是,從馬英九到蔡英文,台灣只顧着享受紅利,靠着出口創新高自我貼金,讓建立一套壯大台灣水果品牌和新產銷模式的機會白白流失,而面對農業振興的失敗,民進黨政府再度將箭靶指向中共,怪罪中共偷台灣農民的技術、進行「養套殺」云云。過多的政治口水,太少的實際作為,以至於沒有辦法找到翻身機會,台灣農業當時無法用經濟手段改善,註定只能成為社會問題,乃至於政治問題。

可是,當蔡英文喊痛、批評中共的同時,除了反省兩岸關係長期惡意苦果外,反而更應該回到最初的問題:台灣農業問題解決了嗎?為何台灣農業的韌性越來越差?要注意的是,台灣農業的脆弱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農民的悲痛與苦難估計是累績了幾十年的創傷,而這創傷來自該做未做,甚至不斷讓機會流失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