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熱盼國共回暖之前 得要先處理張亞中的「統一遺產」

撰文:衛城
出版:更新:

朱立倫日前當選成為新任國民黨主席,並回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署名賀電,用以正告黨眾、以壯國共關係發展日後可期的用意明顯。然而,在朱立倫磨刀霍霍整備再起國共接觸之前,黨魁選舉期間竄起的「張亞中現象」恐怕還留有餘韻,猶須朱立倫面對排解。

朱立倫儘管勝出當選新任國民黨主席,但張亞中於選舉期間帶領「統一議題」,掀起政治漣漪陣陣,恐有得朱立倫耗費時間與心力才能消化。(圖源:中央社,多維製圖)

台灣知名統派學者張亞中參選國民黨主席,從一開始的不看好,到後來聲勢直起,不少評論都冠以「張亞中現象」評述,甚而類比過去橫掃全台民意的「韓國瑜旋風」。當然,「張亞中現象」不及「韓國瑜旋風」,未能達到全台普適熱衷的程度,但兩人分別藉由談論庶民經濟的左,以及兩岸關係的統,激盪了國民黨內的兩波政治潮起。

儘管朱立倫勝選成為事實,但歷經這一場國民黨主席選舉,勝敗結果恐怕是其次,之所以「難得熱烈」,主要還是國民黨人都在這一場選舉當中,因為張亞中的參選,被迫討論了統一。顯然的,在張亞中浮出枱面之前,位居國民黨層峰者除了洪秀柱,國民黨眾人普遍不願意直面統一問題,這也包含了即將接任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張亞中雖然落敗,但在國民黨內已留下了一筆「統一遺產」,對於此後的國民黨而言,這一場「統一」辯論是沒有談完,是未完待續的議程?還是就此躲避到底、索性不談了?恐怕還有得折騰。

國民黨主席當選人朱立倫9月28日出席前國民黨立委吳志揚新書發表會。(吳逸驊/多維新聞)

事實上,一樣的情況放在民進黨、放在台灣社會,也是一樣。儘管民進黨大力拒統一點都不讓人意外,同時台灣社會對於談論統一也忌諱莫名,但過去這些年,自2019年「習五點」以降,台灣社會、各政黨言及兩岸的方式與回應,其實都圍繞在談論統一這回事,只是沒有自覺。

總的來說,台灣自從開放政黨競爭,乃至型塑出以兩黨政治為主線的政治發展,進而區分藍綠、統獨的政治光譜,面對北京反獨促統的力道日增,被動之勢的台灣政黨,無論其統獨光譜再怎麼區別、拉大差異,之於兩岸結構而言,早已沒有了差別。從過往北京還經常掛在嘴邊的「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開始,兩岸一旦要談論統一問題,即隱含了非只能從國民黨這廂來發動的必要。朱立倫此時接掌黨中央,就算銜接了國共橋樑,但不若過往取得近「獨家代理」的情勢已然明朗。

9月22日,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張亞中選前接受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專訪,訪談中雙方激辯兩岸問題,火藥味濃厚。(Facebook@趙少康)

從朱立倫當選後,中共派發賀電,到國台辦柔性回應來看,國共關係啟動「再正常化」或許可期,但在「時空環境不同之術」作用下,國共此情留否成追憶,不無疑問。追根結底,國民黨、乃至國共關係的發展問題,並不在於朱立倫的出線,或更在於張亞中的敗北。張亞中以第二高票敗選的一大因素,是其選前被黨內冠以一旦當選就將亡黨的恐懼,就「談統就亡黨」的連結,這些看在北京眼裏,國民黨自此又如何以統派政黨自居?這無疑是收到賀電之後的朱立倫必須清楚回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