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峰會|台灣窮到只剩台積電跟張忠謀?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第30屆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峰會11月15日到17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不意外的再度以台灣領袖代表身份與會。這是張忠謀第七度銜「台灣總統顧問代表」頭銜出席APEC,也是自2018年迄今連續六屆蔡英文政府針對APEC派員的「不二人選」——謂之「不二」,係基於兩項現實,一則台灣再無政治人物與會的可能,委任企業界人士成為剩餘選項;二則放眼台灣商界,現時已無人能出台積電與張忠謀於其右。

按台灣輿論說法,若台積電謂之「護台神山」,那麼荷蘭媒體月前撰文讚譽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為台灣的「民族英雄」,此說當真不為過。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征戰中,脫穎而出,卻也遂了地緣政治化惡果,無法純然在商言商的存在。與此同時,隨著APEC在美國召開,張忠謀第7度獲召擔任台灣代表與會,從現實來看,台積電與張忠謀看似一張握在台灣政府手中的台灣王牌,但實則是台積電與張忠謀兩者勤力撐住了台灣的近年處境。台灣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在台積電與張忠謀之後,恐再無救命稻草。

2022年APEC領袖峰會11月19日落幕,台灣代表張忠謀(左)當天下午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右)於場邊晤談。張忠謀分享,賀錦麗「對晶片特別有興趣」,表達歡迎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廠之外,也特別重申美國幫助台灣的決心。(APEC中華台北代表團)

美國無法保障台灣「矽盾」

多少年來,台灣官民挾「矽盾」自保,從來不是新聞,早在美國推動與中國脫勾、大行「小院高牆」政策之前,台灣內部始終有此臆想。這樣的想法根植於上世紀,在全球化風行草偃的年代並無太大的過錯,國際政治經濟學理上也多有「相互依存理論」作為類似概念的支撐。

然而,始於舊世紀的全球化進程並不若世人預料,在中美兩強霸權碰撞,半導體產業競爭愈烈的當下,就連張忠謀都坦言,台灣在分化的世界中,只能選邊存活。毫無雜念的,現勢之下,台灣唯「美」是從,但台灣忘了其「矽盾」的定義,是根植於全球化而生,而非繫於美國單方保障而來。

就在台積電風光大好的此刻,張忠謀卻於前些時候,提醒了「總有夕陽無限好」的警示。他稱台灣半導體的優勢,在未來二、三十年後將不復存在。這刺耳的警語聽在台灣主流自滿的社會耳裡,自然不是滋味,但因為他是張忠謀,自然公信力十足,台灣官方只能吃了悶虧。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2023年3月16日與暢銷書《晶片戰爭》(Chip War)作者、美國歷史學者米勒(Chris Miller,不在圖中)一同在台北出席論壇。張忠謀稱支持美國拖慢中國大陸半導體科技的發展,但半導體供應鏈也將因此走向分岔、自由貿易受重創。(Reuters)

「台積電榮耀」與「張忠謀情結」

台灣對於「台積電榮耀」底下的「張忠謀情結」是顯而易見的,畢竟台積電與張忠謀是台灣在備受壓迫的國際空間中,少數可以伸手遞出去給外界的「名片」。

在「台積電榮耀」底下,台灣上下既反映其膨脹的自信,也有著「高處不勝寒」,唯恐遭世界遺棄的焦慮。這從近年時而發出的半導體「去台化」討論中,可以窺之一二,核心的問題終歸回到「台灣如何保護各國垂涎的半導體產業」。

主觀上,台灣不可能輕易放棄本身的半導體優勢,但客觀環境正在發生轉變,或由不得台灣掙扎。例如美國為了把晶片製造業帶回國內,大手筆提供500億美元政府補貼;歐洲方面也有類似計劃,尤其為了要降低對台灣的依賴。而日本產官學聯手打造的「晶片國家隊」Rapidus,目標在2027年前開始量產2奈米高端晶片,這僅是台積電預計開始量產2奈米的短短2年之後;中國則是期盼建立無須仰賴科技進口的獨立晶片業,不再輕易被美國卡脖子。

疫情期間的晶片荒曝露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脆弱,美國、歐洲、日本、中國等多國均正部署減少對台灣和南韓依賴。例如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斥資500億美元支持本土半導體生產。(Reuters)

可以說,只要台灣一天捧著「台積電榮耀」,只要各界都還在依賴台灣半導體,晶片「去台化」的想法就會持續,他日晶片漸漸開始在別處製造生產,台灣榮耀打造的「矽盾」就會變得愈加脆弱。

至於台灣官民擺脫不了的「張忠謀情結」,則在造神多年,早已視老驥伏櫪的張忠謀話語為至理名言,一如台灣半導體如何引領世界經濟不可或缺,張老的一言一行都為台灣發展提供警世名言,台灣官方也毫不隱藏將張忠謀當作政治途徑不通,以「藏帶私貨」的方式於內於外大張旗鼓地「營銷張忠謀」。例如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過去在亞利桑那州出席台積電鳳凰城「首批機台設備到廠」典禮、一如英偉達CEO黃仁勳訪台刮起旋風,都足夠讓台灣政府大內宣好上一周時間;也一如台灣「國安會」秘書長在APEC會前,直言期待張忠謀能在今屆會議場合,見一見拜登,傳達蔡英文交代的 4 項訊息,以解台灣政府政治之旱,也好在台灣大選前夕,降下一波美台再度友好的及時雨,振作內部士氣。簡言之,張忠謀全身言行皆能成為台灣政府可以榨取的一種資源。

但台灣官方、輿論對於「張忠謀情結」的兩面性,其實也表現得很徹底,存在相當程度「選擇性重聽」的問題。例如,張忠謀言及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在國際地緣政治變動下,當如何生存維繫,有其愛台、護台的基本立場,但台灣輿論往往「帳只買一半」。諸如台灣半導體產業領先榮景或只能維續20-30年,質疑台灣政府無所作為,乃至張忠謀在出席APEC會前,發言警示台灣不應該選邊站等等,違背了台灣坊間愛聽的「台灣難波萬」(Taiwan Number 1)的精神勝利主旋律,台灣輿論對相關說法,則多聽聽就好,看看就好,省略以對。

張忠謀之後呢?

來到今屆APEC峰會,全球目光毫無例外,都投向習拜元首高峰會,端視兩國領導人的親自見面,能為中美關係回歸穩健。在一片向好氣氛下,自然沒有台灣政府滿懷協同理念相近國家一齊針砭中國的期待,以致今屆APEC之於台灣內宣,只能成為冷灶。

+1

回顧歷屆APEC台灣代表與會的「身份」,基本不出自政界與商界兩類人士。早年在李登輝主政期間(1999年之前),曾任出席代表的有蕭萬長、辜振甫、江丙坤等三人,辜振甫時任總統府資政,以海基會董事長身份與會,而蕭萬長、江丙坤兩人皆為時任經建會主委,也曾任經濟部部長職,彼時「官派」性質濃烈。

但到了陳水扁主政以降,隨兩岸關係變化與中國國際政經影響力日增,自2000年後台灣代表出席,皆是以總統府資政、經濟領袖代表、總統顧問代表等「虛銜」與會,再無現任閣員。固然在馬英九執政期間8屆APEC派出的代表頭銜僅是「經濟領袖代表」,但當年委派的人選是連戰與蕭萬長,皆具卸任「副總統」身份,政治意義仍可謂不在話下。

然而,時至蔡英文主政,除了2016年、2017年曾由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以總統府資政代表外,2018年以後的6屆則已是張忠謀的天下。

蔡英文任內第六度委派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擔任台灣代表出席APEC峰會。(REUTERS)

時事變化下,台灣委派代表與會APEC,政治人物屬性儼然已被排除,這是現實,台灣政府再不甘願,也必須接受。數月之前,曾有21位美國眾議員曾致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籲邀蔡英文參加今屆舊金山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蔡英文則以「每任總統都想打破APEC成立時就已經立下的先例,但挑戰性很高」尷尬回應。奈何這類停留在幻想層次,去假性意淫如蔡英文本人代表與會等等的謬想,台灣政府懂得,台灣民間好騙。

又如台灣官方開始拱火,寄希望張忠謀代表會見拜登,再是一例,但對比習拜會,兩者絲毫不具有等價可比性,不過滿足再一樁的「張忠謀情結」在台灣內部發酵。

總的來說,台積電憑借自身卓越的技術,在晶片產業領域「護台有功」,但「去台化」風險相伴榮耀左右,台灣沒有太多續吃、單吃台積電老本的時間。至於張忠謀,現年已然92歲,固然精神與健康狀態良好,但總有休退賦老之時。蔡英文任內連6屆委派張忠謀代表出席APEC只是一種象徵——放眼台灣政界、商界唯張老夠格領銜,也足以對內服眾,以其個人光環安社會的心,但台灣在遴選、委派APEC代表時表現出的窘迫,只是台灣在不利現實中的一個例子,要問的問題是,承先張忠謀,台灣還有誰能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