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華人領袖:政治是香港亂局主因 「缺一不可」又如何協商?

撰文:戴侖
出版:更新:

香港持續不斷的動蕩在東南亞各國也持續引起關注。擁有相當數量華人的馬來西亞作為中國內地與香港之外的第三方,為觀察香港問題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近期多次就香港問題發聲,表示示威者的「五大訴求」意圖在於「羞辱」香港特區政府,同意這些訴求並不能解決香港目前問題。李顯龍夫人何晶10月26日在Facebook發文反駁「新加坡在香港亂局中受益」的報道,同時呼籲香港人找準自己在中國的定位。
馬來西亞華人領袖之一、馬來西亞原交通部長、曾於1989年至2013年擔任國會議員的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詩傑接受《香港01》記者採訪時,從個別角度試圖解析香港時局,呈現了部分馬拉西亞華人看待香港的態度。

翁詩傑認為,相比住房等民生問題,政治問題才是香港的關鍵問題,缺乏政治歷練、政黨的不成熟,讓香港特區政府在管治方面一直存在嚴重不足。

01:香港的暴力示威活動至今仍沒有休止的迹象,從第三方的視角觀察,你認為香港問題癥結在哪裏?

翁詩傑:香港的關鍵問題是政治問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很多人在說香港的民生問題才是香港亂局的深層原因,我不否認民生問題的存在,但是住房等民生問題只是香港問題的冰山一角,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催化劑,並非真正的主因。

政治問題才是香港亂局的主要原因。在政治問題裏面,外部勢力對香港的影響與干預絕對是存在的,與阿拉伯之春、東歐顏色革命相比,香港也體現出相似相近的模式,本質上是一樣的。

但更不能忘了香港政治問題的「遠因」。上世紀60年代發生在大陸與香港之間的「逃港潮」,更早的1949年中國政權易主時從上海、珠三角等內地不同地方湧入香港的人群,都埋下了香港社會的恐共心理基因。此外,上世紀70年代越南統一,南越阮文紹政權倒台,很多親美的前南越官僚外逃,「投奔怒海」。其中有不少人滯留在香港,並隨着時間推移取得了香港身份。今天香港社會仍不乏這一層「恐共」因素。

幾股勢力綜合起來,構成了香港一直潛伏存在的政治問題。不管以哪個國家的維穩治安標準來衡量,近幾個月來香港亂局的性質,就是不折不扣的「動亂」,不容任何的否認或美化。

翁詩傑認為港府缺乏政治力量、主要執政者缺乏政治歷練是香港政治的最大問題。(AP)

01:這些潛伏因素,應該說在香港一直都存在,回歸以後本應是一個讓香港逐漸融入整個中國國家發展的過程,經濟上或許可以說卓有成效,但你所提及的政治問題為什麼始終得不到解決?

翁詩傑: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可香港歷任特首以及港府的各級要員,普遍上都沒有足夠的政治歷練,罩不住多方勢力博弈的香港政局。他們充其量只不過是一介高級公務員,肩負管治的重擔。

再者,香港的政治起步較晚。政黨政治形成生態圈,還只是近年的發展,距離成熟的政黨政治,尚嫌甚遠。譬如:一個成熟政黨提出的訴求,首先要思考能不能夠做的到,譬如當政者最大讓步能夠讓到什麼程度;第二要換位思考,如果你來執政、你來行使管治權,你會按你提的訴求來做嗎?

但時下的香港政客提出訴求,卻是志在開出「高球」給執政當局,刻意要讓對方接不了。而港府的管治體系,沿襲港英時代的固有架構與思維。在「50年不變」的承諾下,(香港執政者)習慣了「蕭規曹隨」,完全沒有政治博弈的歷練。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本身顯然沒有明確的思路,既沒有戰略部署,也沒有所謂的應對戰術,見一事抓一事,完全處於被動。面對當前的亂局考驗, 身居火線的保安局與新聞處,尤其顯得被動。

01:可是如今香港市民似乎大抵認為示威者終究是為了香港好,目前的混亂是為了抗爭而必要的代價。

翁詩傑:這正是香港當前堪慮之處。示威與打砸搶暴行,到底為誰而戰,自有公論。再這麼鬧下去,那些激進示威者,大都是年輕人,他們也有父母,即便他們自己無需工作,他們的父母也都不用工作嗎?等到經濟趨於癱瘓的時候,誰發薪資給大家?最終當大家都成為受害者的時候,示威者怎樣應對?

目前激進示威者似乎因為國際社會一些所謂的「輿論支持」,而顯得很有底氣。那些有話語權的西方媒體,一律把香港的反抗勢力貼上「民主」標籤,根本就是睜着眼睛說瞎話。不管以任何一個資本主義民主的標準來看,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那些國家,他們的執政當局到底會如何應對?

(香港的)暴力示威活動已經完全背離了他們所標榜的民主、自由價值。香港的公共設施被毀,持異見者被打,操普通話遊客被打,肆意癱瘓公共交通更是明目張膽地妨害他人自由。口口聲聲說自由,你當然可以行使你的自由、發出你的聲音,但自由不是絕對的,你沒有妨害別人自由的自由。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種抗爭模式都是暴民政治。哪個國家可以容許香港這樣的狀況發生?

英國、美國等國家不是呼籲香港衝突的雙方要談判、協商嗎?可那些激進示威者所堅持的「缺一不可」的訴求,又何來協商餘地?世界上沒有「我要的就必須得到」式的協商。

看了香港的大專生公然對師長進行侮辱甚至採取暴力,我只覺得「可悲復可笑」。

01:香港反修例示威的導火索是陳同佳在台灣犯下殺人案,日前陳同佳已經在香港出獄並表示願意去台灣自首,但台港兩地就是否允許陳同佳來台、以怎樣的方式來台先後產生了不少爭執。

翁詩傑:陳同佳的問題考驗着一個社會的良心,考驗着社會的道德標準。當一個社會的主流民意崇尚「只問立場、不問是非」 的時候,我們還能期望這個社會有什麼公義可言?

台灣官方對於陳同佳前來投案的態度產生了不少前後爭執。(Reuters)

01:除了政治方面,你認為香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翁詩傑:我認為是教育,教育的問題更大。去殖民化沒有錯,去殖民化也不意味着非搞民粹不可。依我看來, 任何一個地方,尤其是民族國家(Nation State),搞去殖民化必須要有基本的國家和民族認同,香港缺乏這一塊,問題根源就是在教育。

現在可以聽到很多荒謬的論述,甚至稱不上是論述,只能算是一種說法,動輒祭出「香港民族」、「台灣民族」的概念。這是最基本的常識錯誤,居住地的地域屬性,跟民族認同根本就是兩回事。這類口號尚有市場,正是香港回歸22年來教育失敗的集中體現。

01:在這股「本土」思潮中,香港學者陳雲2011年出版的《香港城邦論》算是一個重要的節點與標識。

翁詩傑:他是不是學者,見仁見智,並無定論。口裏嚷嚷要「獨立」,要抵制,為何還用粵語、中文?要與內地切割,為何還要飲東江水?

如果說「抗爭」,普天之下,哪有人在「抗爭」的時候,是舉着另一個國家的國旗的?那是典型的自輕自賤,我認為根本沒有資格談尊嚴。

香港鬧到現在,經濟已經岌岌可危,即便不是自毀長城,也是元氣大傷。原本中國中央政府關於「大灣區」的規劃裏,香港有一定的優勢,可現在是變數頻現。香港日後的盛衰榮枯,完全操諸港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