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辯論】拜登未掉入特朗普陷阱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凡是觀看了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9月29日首場電視辯論的人,都會有一種印象:兩人不是在辯論,而是爭吵。尤其是特朗普,頻繁插話,發表一些莫須有指控,包括拒絕譴責白人至上主義者,反將極端暴力形容為「左翼問題」,都是為了迎合自己的選民基本盤。

拜登也有插話和口誤,但總體上遵守規則,注重嘗試揭穿特朗普的謊言。而對於拜登發出的指控,或者主持人的提問,特朗普要麼避而不答,轉而攻擊拜登,要麼直接否認,比如他逃税的問題。

9月29日,美國大選首場辯論舉行,特朗普與拜登展開激烈攻防。(Getty)

兩位候選人都是全國選民熟悉的人物,過往政策立場也被大家所熟悉,所以就辯論議題本身,不會給選民投票意向帶來決定性的變化。

根據蒙莫斯大學(Monmouth University)9月28日公布的民調,74%的選民選擇觀看首場電視辯論,但只有3%的選民認為這次辯論「很可能」會幫助他們決定投票意向,另外10%的選民認為「或許」會改變他們的意向,而87%的選民則認為不太可能影響他們的決定。

這一民調和2016年首場辯論的數據基本接近。當時,只有2%的選民認為首場辯論很有可能改變他們的投票意向。

而就希拉里(Hillary Clinton)2016年和特朗普的首次辯論,當時輿論普遍認為特朗普在辯論中輸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布的輿論研究公司ORC(Opinion Research Corporation)當年所做的民意調查稱,希拉里以62%比27%的優勢大勝特朗普。但是,希拉里最終還是輸掉了關鍵的幾個搖擺州,進而輸掉了選舉。

↓想看美國總統候選人辯論現場的照片,請點擊放大觀看:

+4

所以,29日的首場辯論討論孰輸孰贏並無實際意義。關鍵還是看兩位年長候選人的精氣神,或者誰能表現得更強硬,展現更多領導氣質。

但不幸的是,兩位男性政客是通過口頭攻擊的方式展現各自的「精氣神」。尤其是特朗普,攻擊或陳述之詞大多具有誇大、誤導、錯誤之嫌,目的就是為了激怒拜登,攪亂其思緒,盼其大失方寸。

拜登的應對策略就是拒絕和特朗普有更多的眼神交流,更多地看攝像頭,或者直言讓特朗普打岔時「閉嘴」。

和特朗普迎合基本盤的做法稍有不同,作為挑戰者,拜登在辯論中也展現了爭取共和黨選民的一面,或者至少不激怒宗教保守派選民。比如,在談到被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時,拜登認為她是一位「好人」,避免任何針對她個人的攻擊,而是注重批評特朗普倉促提名的做法。

在拜登看來,圍繞特朗普虛無指控進行口舌之爭毫無益處,還是將事實核實的任務交給大眾去做。只要拜登保持穩定、正常發揮,從容應對特朗普各種攻擊策略,避免掉入特朗普設置的「陷阱」,就很容易在辯論表現中加分。而特朗普作為「現任總統」的瘋狂發揮,反而可能會讓他的部分支持者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