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拜登首次通話 確認中美關係三大基調

撰文:紀瀾
出版:更新:

在庚子年除夕(2月11日)當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首次通話。這是拜登上台以來,兩國首腦的首次正式溝通。
中國官方和白宮發佈了兩人通話的通稿,從內容來看,習拜確認了中美關係的三大基調。

一是可合作。

習近平在通話一開始就強調了這一點,稱「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中美合作可以辦成許多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一場災難。」「兩國應該……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對此,拜登表示「美中兩國應該避免衝突,可以在氣候變化等廣泛領域開展合作」。白宮的通稿中也提到「美國要以務實、以結果為導向的方式與北京接觸」。

與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時期尋求與中國脱鈎不同,拜登在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時強調合作。這一點,不論是拜登的國安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還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都提到中國是挑戰,同時也可以合作,比如在氣候變化議題上。中美如美蘇冷戰時期那樣完全對抗不現實,只會使得雙方關係不斷走低。拜登不再延續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對華政策更為理性,也更為務實。

拜登對中國並不陌生,兩國之間的合作也不少,點擊大圖瀏覽:

+8

二是有對抗。

北京的通稿中稱兩人就「雙邊關係和重大國際及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交換意見」暗示雙方之間的分歧比較大,很可能是各自闡述了立場。

習近平在通話中也明確點出「中美在一些問題上會有不同看法」,並提到「台灣、涉港、涉疆等問題是中國內政,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美方應該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慎重行事」。白宮的通稿中同樣列出了雙方的分歧,比如直言對北京的「脅迫和不公平的經濟行為,打壓香港的行為以及對域內包括台灣的強勢行為等」表示關切,就如何應對疫情、氣候變化和武器擴散上「交換」了意見。

在地區問題上,習近平稱「雙方應該順應世界潮流,共同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穩定」,而拜登的優先任務之一便是「維護一個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地區」。

拜登團隊已經多次公開表示中國是美國的挑戰,拜登在首次外交政策演講中更是稱「中國是美國最為嚴峻的競爭對手」。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美國與中國的博弈只會有增無減,相應地,較量會投射到中美關係的各個層面,比如香港、台灣、南海、人權等。加之拜登是傳統建制派精英,他的身份也決定了中美在這些議題上的分歧更加凸顯。

2021年2月4日,拜登在美國國務院就外交政策發表演講,期間提到中美關係。(AP)

三是會競爭。

中美既不是無條件的合作也不是絕對的衝突,那中美是要回到以往的「競合」狀態下。拜登在此前也表示不會與北京對抗,而是會有「激烈的競爭」。

中國與美國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拜登要聯合盟友、召開民主國家峰會,是認為「不民主」的中國在挑戰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秩序、價值觀等,而中國則認為美國的打壓有強烈的意識形態和霸權色彩,是美國為了讓當下的國際秩序繼續服務於自己。中美之間的這種不同將會反映為對秩序和規則的調整與維護,競爭不可避免。

整體來看,習近平與拜登的通話是修正了特朗普時期的狀態,兩人在通話中也表示「今天的通話將向世界釋放積極信號」,是一種肯定的說法。中美關係有望恢復到理性的狀態。但這不意味着雙方將相安無事,而是在不影響兩國關係全局的情況下,雙方的較量方式有變,較量還是會存在,可能會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