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馬蹄鐵」:少數民族問題才是最大難關?|地理看世界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2月1日,緬甸軍方領導人在大選過後近三個月,終於決定扣押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一度被認為是緬甸民主希望的國務資政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結束了短暫的民主共和體制,緬甸再次回到軍政府統治之下。一時間,緬甸的政變和再次倒退的民主進程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殊不知在民主問題背後,緬甸存在更深刻的民族問題,無論是統治多年的軍政府還是昂山素季都沒能給出解答。

緬甸的民族問題不僅限於2018年引發轟動的羅興亞難民事件——事實上,羅興亞人在緬甸甚至不被官方認可為獨立的民族。更嚴重的民族問題,更在於獲得官方承認的超過130個的少數民族。

而複雜的少數民族問題,則在很大程度上源於複雜多樣的地理條件。

三面環山的民族熔爐

這片近6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中央至南部沿海的廣闊平原,西、北和東部的高原和山地為最明顯分區,形成三面環山、中部平坦的馬蹄鐵狀的地勢特徵,各區相對獨立。

被馬蹄鐵環山包圍着的是佔人口68%的緬族人,他們生活在東部若開山脈和西部撣邦高原之間的平原地帶,是緬甸諸多民族中最晚遷徙至緬甸的民族,但很快在18世紀中葉建立了盛極一時的貢榜王朝,可謂是後來者居上。

北部與橫斷山脈相接的山嶺之間,克欽族、怒族、和果敢漢族等族人聚居於此。1948年緬甸從英國殖民者手中取得獨立後,這裏形成了自治度較高、且有獨立武裝的的克欽邦。東部的撣邦高原上,則生活着被稱為撣族的泰老民族,其邊境地帶亦有果敢、佤邦兩個高度自治且擁有地方武裝的特區。複雜的高山丘陵地貌加上獨特的民族文化,使這裏成為中央政權難以染指的領地。

而在撣邦高原南部,更有地方武裝長期與政府軍進行游擊戰、甚至各邦武裝之間互鬥的克耶和克倫和孟邦。西南部的若開邦、欽邦,同樣是少數民族人口眾多,地方高度自治的地區。在2018年引發轟動的羅興亞人,便是若開邦的居民。

緬甸地形三面環山稱馬蹄鐵狀,西邊為若開山脈,北部與橫斷山脈相接,東部為撣邦高原,中部則為伊洛瓦底低地。(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歷史上的緬甸各族,一般認為是從青藏高原、緬北地區(雲南等地)遷徙下來的,在原居地的各族人或是迫於當地統治者的壓迫,或是尋找更宜居的生活領地,不少經歷多次遷徙,在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不斷南下或分散到緬甸山區的各個區域。

於是,先一步到來的孟族人、欽族人、阿拉干人、撣族人以及克倫族人漸漸分散到高山、平原定居下來。而各族人棲居的相對孤立的地理位置、環境以及獨立的語言體系更是讓民族之間的融合變得異常困難。包括克倫族在內的許多少數民族至今仍進行燒荒耕作等原始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自給自足、自成一體,並進一步要求民族自治。此外,極具代表性的就有一群最初從雲南來到東北撣邦高原棲居、說中文的果敢人。

撣邦果敢族

明朝末年失勢的永曆皇帝流亡至緬甸,因該地遠離兩國中央政府而定居,加上該地地勢險要,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相比以亞熱帶、溫帶氣候為主的中國格外濕熱,在後來清緬戰爭時期,更是讓清軍因水土不服而兵力銳減,最終不得不歸還邊境一帶的部分土地於緬甸。

事實上,自古代起至後殖民時期,這塊土地的主權所有者在不同朝政兵戎相爭下曾數次變換,但因雲貴與撣邦高原山水相連,兩地居民向來往來頻繁。到了上世紀80年代,構成如今果敢人口主體的華人來到緬甸,與中國的聯繫更是緊密。那麼在當代他們與中央平原上生活的緬族人關係如何呢?

從果敢族聚居地到中部由緬族管理的省份之間,僅有一條連接木姐市(Muse,一個與中國接壤的延邊城市)與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的山地高速公路,這段只有不到500公里的路段是緬甸與中國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但經久失修、蜿蜒曲折,在交通順暢時車程也達十個小時,一旦出現事故或周邊武裝團體衝突,狹窄路面上的交通更會直接癱瘓。

此外就只能依賴一條英國殖民時期留下的百年老鐵路:曼德勒-臘戎快線,這條當年由美國建築公司建造的快線穿過山巒疊嶂的撣邦高原,留下了近700米長、當時世界最大的鐵路橋樑——谷特高架橋 (Gokteik-Viadukt),穿過密布的叢林,在谷文溪溪谷上空蜿蜒而過。如今,這條鐵路每天限通行兩輛火車,有些路段車速之慢堪比步行,歷經日曬雨淋的鋼架支撐的狹窄單軌鐵路,一眼望去竟像遊樂公園裏的過山車軌道一般,讓人心驚膽戰。

但興建新的線路並不容易。緬甸地處印度次大陸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處,而撣邦所處的高原則是一個名為「實皆斷層」的右旋走滑斷層,板塊運動、斷層自身活動及暴雨、洪災等自然災害都容易引發嚴重的山體滑坡,這給需要建造大量隧道的鐵路計劃帶來不小的技術難度,造價也自然高昂:2019年由中方提出、原先預計在今年開工的新鐵路方案估價90億美元,引來一片爭議。

地理上的隔絕造成撣邦果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與緬族人鮮有往來。反倒是東北方向,與撣邦高原相接的雲貴高原上,果敢人與雲南人在現實中並不分明的國界線之間,同居一座山,同飲一江水。來自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的研究員王士錄曾在論文中指出:「果敢地區與我國毗鄰的邊境地區有着特殊的密切的互動關係,在這裏,緬甸主流社會的影響遠不及中國的影響。」

為方便兩地貿易,緬甸與中國正合作建設中緬經濟走廊,連接撣邦邊境及曼德勒市的鐵路亦是其中一環。(多維新聞製作)

玉石和毒品支撐的武裝組織

而面對交通基建落後的問題不只是撣邦,根據亞洲發展銀行2014年的報告,緬甸全國60%的貨運公路需要緊急的維護和復原,而火車則因為糟糕的鐵軌狀態,只能以最高可行駛速度的一半行駛。

由於天然的地理屏障,本就帶着獨特的文化和歷史遷徙至此的各個民族難以融合,反而在內部形成強烈的族群認同、自成一體。

而緬甸豐富的玉石資源、利於罌粟生長的土壤則在山川之外,又築起了一道堅固的「利益屏障」。

在緬甸最北的克欽邦,坐落着擁有世界最大的玉石礦場的翡翠重鎮帕甘(Hpakant),得益於在烏尤河(Uyu River)兩岸的河漫灘沉積翡翠砂礦,這裏的玉石相比長期深埋於地表之下的堅硬的原生翡翠礦床容易開採得多,出產的翡翠質量也較高,被當地人稱為「水石」。由於該地山區特殊的岩體條件,緬甸絕大多數的翡翠礦場都集中在克欽邦。而根據環保及人權非牟利組織Global Witness的調查統計,僅2014年緬甸就出產了價值310億美元的翡翠。

加上與中國雲南接壤,克欽邦出產的大量翡翠直接被走私到中國境內,其利益之龐大可想而知。

從克欽邦再往南,又到了罌粟種植園遍布的地界。緬甸長日照、濕熱的氣候加上肥沃的土壤給罌粟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近年來緬甸軍方的壓制下,種植面積已有大幅下降,但仍達到10萬畝左右。

而罌粟的主要種植地撣邦在西邊與老撾和越南接壤,橫跨三國的罌粟種植園使這裏形成世界盛極一時的毒品產地——金三角。

翡翠、鴉片、海洛英等各類毒品,為來自撣邦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克欽獨立軍等各邦的主要武裝組織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和武器來源。臭名昭著的毒梟魏學剛(Wei Hsueh Kang)便依靠毒品和翡翠交易,成為撣邦境內一個實力強勁的武裝組織——佤邦聯合軍(United Wa State Army)的主要出資人。

+2

政府的管治困境

儘管英國殖民時期對各民族「分而治之」的政策也給如今的民族衝突埋下隱患,但在實現獨立後,地理環境和資源問題則尤其給現代政府追求民族融合、構建國族身份帶來嚴峻的挑戰。

引發這些持久而複雜的矛盾的最根本原因是,緬甸是一個由緬族單一掌控、由佛教獨佔主導宗教地位的國家。政府的決策只照顧大多數人的利益,卻不惜犧牲少數民族的權益。無論是軍政府還是民主政府,都試圖與少數族裔之間建立和平停火協議,但最終有名無實,更有少數民族武裝組織至今在繳械和宗教等問題上無法與政府達成共識,未曾坐近談判桌、協商停火。

但嚴重落後的交通設施、各民族與中央政府的長期武裝衝突,給緬甸的長期發展帶來相當大的阻礙。就連政府規劃、推行新的公路和鐵路建設,也因地方少數民族的反對而難以順利實現。無論是軍政府還是民主政府,少數民族問題都將是國家前行所不得不應對的棘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