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烏克蘭歐洲就範 特朗普聯手普京製造了這輪大規模軍事進攻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俄羅斯在前線發起的新一輪大規模攻勢,與其說是普京(Vladimir Putin)用大炮轟塌了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停火計劃,倒不如說是特朗普和普京為逼烏克蘭和歐洲接受停火合謀為之。

在看待俄羅斯這一輪進攻行動時,必須把它放到特朗普上任以來的局勢變化下去看,不能孤立地看。孤立的看,就容易貽笑大方,得出諸如「普京用大炮轟塌了特朗普停火計劃」,停火又將遙遙無期等等這樣膚淺的結論。

這個局勢變化就是:特朗普上任後,為促成俄烏停火,把戰略資源從歐洲戰場向印太向中國轉移,在國家立場上和老拜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僅不再為烏克蘭提供戰爭支持,還一腳踢開歐洲盟友,和俄羅斯普京單獨媾和。他甚至與俄羅斯普京在外交上、在聯合國多次聯手否決歐洲議案。這是這個大的、整體性的方向性轉變。

對美國的這個轉變,俄羅斯當然是求之不得。整個俄羅斯、整個克里姆林宮每天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狂歡裏。如一些評論所言,香檳酒的瓶塞自從特朗普一腳踢開歐洲逼烏克蘭停戰那一刻起,就砰砰砰在不停開啟。

但是歐洲,肯定不願接受這個轉變。俄烏戰爭深刻激起了歐洲人幾百年以來,在一次次與俄衝突中形成的,對俄羅斯擴張主義本性的恐懼,歐洲人不可能不從烏克蘭今天的遭遇聯想到未來某一天自己可能面臨的命運。

而且工業革命幾百年以來,都是歐洲幾個國家關起門開會,決定其它國家的領土主權與命運,如今它們卻被自己最親密的盟友一腳踢開,被美俄兩個國家關起門開會決定歐洲人最關切的安全命運,歐洲人怎麼可能接受這種歷史性的羞辱?

所以雖然美俄要結束戰爭,歐洲人是不可能輕易接受特朗普的這個轉變的。不管是從自身的安全利益,還是面子上,都無法接受。

美俄高官2025年2月18日在沙特首都會談,商討推動結束俄烏戰事,魯比奧、拉夫羅夫各率領美、俄代表團會談(Reuters)

烏克蘭人更無法接受。烏克蘭在戰爭中失去了幾百萬人口,丟掉了近五分之一國土,而且是最肥沃礦產資源最富饒的地區,整個國家都打殘了。

結果特朗普一上任,不僅不再和烏克蘭在一個戰壕和俄羅斯人作戰,反而拿槍逼着烏克蘭人的腦袋,逼烏克蘭接受停火協議,還瞄上了烏克蘭境內僅存的5000億美元礦產,烏克蘭人怎麼可能接受這樣的停戰結果?

所以我們看烏克蘭人最近的痛苦抗拒和掙扎,除非被逼到無路可走,更不可能接受特朗普的停火協議。

那麼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如果換了你是普京或特朗普會怎麼辦?把自己帶入整個局勢,如果你是「兩普」,會採取什麼辦法,儘快達到停火目的?

必然是軟硬兼施,軍事手段和外交手段一起配合使用。

普京雖然有着斯拉夫人在國際衝突中經常管不住腦子愛衝動行事的民族本性,但你要是認為人家是個笨蛋,那你就不僅是笨蛋,而且是愚蠢了。

事實上,以普京的精明,和俄羅斯幾百年來作為列強在世界鬥獸場的搏殺經驗,他立刻就知道這個時候該怎麼辦。那就是:

一邊抓住特朗普和特朗普進行外交談判,一邊在戰場上發動攻勢,一方面為自己掙得更多談判籌碼,一方面逼烏克蘭和歐洲接受停火協議。

從特朗普的角度,他其實巴不得普京這樣幹。但他不能給普京說,「京子,你幹吧,我支持你,我們在外交上,在聯合國已經兩次聯手了,在戰場上我們再聯手一把,逼烏克蘭和歐洲接受停火。」

他要這樣說,就真成「通俄」了。這種事得普京自己去悟。而普京立刻悟到了。

聯合國大會投票,美俄聯手反對烏克蘭提案。(資料圖片)

所以我們看這幾天,一邊是美國國務卿和烏克蘭總統開始準備在沙特談判,一邊是特朗普繼續施壓歐洲,一邊是普京在戰場上放手開幹。

這其實都是美俄聯手寫成的劇本。目的只有一個,逼烏克蘭和歐洲就範。

當然,對特朗普來說,俄羅斯的攻勢,也是一個潛在威脅。因為俄羅斯在戰場上拿的越多,普京的停戰條件就越苛刻,越不好談。而且萬一烏克蘭頂不住徹底崩潰被俄羅斯全境佔領了怎麼辦呢?那5000億美元的礦產就成泡影了,美國人就真賠大了。

特朗普這個大聰明,怎麼可能幹這種賠本買賣?對特朗普來說,烏克蘭死活無所謂,重要的是烏克蘭境內5000億美元的礦產,是誰來還烏克蘭的戰爭貸款。所以在普京發動攻勢的同時,特朗普也調整了一些做法,開始口頭威脅俄羅斯,並且又開始為烏克蘭提供有限軍事支援,包括恢復軍事情報支持。

但總體而言,從大的戰略層面看,美俄目前的動作,是他們在戰場上聯手逼烏克蘭和歐洲就範。和美俄在外交政策上、在聯合國的幾次聯手投票,是一個連貫的邏輯。

其它都是技術性的。你可以把這些技術性的東西,理解成為了讓劇本更真實、更好看,由「二普」故意設置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