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世界已進入新階段 新加坡國人須隨機應變
導讀:本文是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4月14日在全國職工總會中心禮堂同工運領袖對話時的演講詞,新加坡《聯合早報》翻譯
每次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新加坡)都有兩大優勢。首先,在國內,我們做了正確的事情。我們能夠團結起來,齊心協力,採取正確的政策甚至是痛苦的政策來應對。其次,新加坡是運作良好的全球經濟與貿易體系的一部份;這個體系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流動,並鼓勵跨國公司尋找開展業務的地方。
感謝你們的熱烈歡迎。我(李顯龍)不是來宣布什麼的,而是來和大家對話,也很高興這麼做。我們定期舉行這些對話,特別是在預算案之後。今晚我想多談談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我們作為一個國家須要做些什麼。
我先從2025年財政預算案談起。這是新加坡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預算案,總額達1430億元,是一份全面的預算案,提供人們最需要的支持。
它緩解人們非常關心的生活費問題,包括分發給每戶家庭的社區發展理事會鄰里購物券、水電費回扣和服務與雜費回扣、給孩童的SG生活助手補助券(LifeSG credits),以及配合我國建國60周年發放的SG60鄰里購物券,每名成年新加坡公民可獲得600元,如你有足夠多的白髮,則可獲得800元。
至於工人方面,我們加強技能提升計劃,包括技能創前程進階計劃(SkillsFuture Level-Up Programme)、更加全面的培訓津貼,以及為選擇特定部份時間課程者,提供津貼以抵消開支。
我們也為企業和中小企業提供支持,通過津貼和回扣減輕成本,並支持企業提升員工技能。我們還投資於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和清潔能源等增長引擎,如提供氣候優惠券,讓國人購買更節能的冷氣機、洗衣機、烤箱等。因此,這是一個全面而健全的政策配套。
預算案如此慷慨是有原因的,因為地平線上烏雲密布。風暴正在醞釀中,我們得為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做好準備。我們了解中東的情況,察覺美中緊張局勢,以及歐洲的不確定性。當然,最近我們也注意到特朗普總統領導下的美國新政府正在發生的事情。
它推出許多新政策,並對方法進行根本的反思,我們不確定還會有什麼新的意外。因此,我們準備一個充分的預算案和配套。如果事情進展不太順利,大家都會得到照顧。
解放日
所以,當解放日到來時,不是在5月1日,而是在4月2日,這對我們來說並不完全感到意外。因為特朗普多年來很明確地說,他想實施關稅,並希望平衡美國的貿易逆差。他從年輕時就相信關稅,並在競選期間多次表明,當他上台時,將對所有人徵收關稅——字典里最美麗的詞彙。
他在八九年前第一次擔任總統時,就曾徵收一些關稅,所以他要採取行動並不令人意外。即便如此,解放日發生的事情比預期的更激烈。這是全球貿易體系所面臨的最大衝擊,股市暴跌,美國的債券市場也受到影響——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
目前,特朗普所稱的「對等關稅」被推遲90天。他對中國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晶片作出一些豁免。因此,我們暫時得到了一段喘息時間。但對所有國家的10%關稅卻是沒得談的,而且已生效並實施了。
推遲90天聽起來像是你有90天的喘息時間。但實際上,在這90天裡,不僅僅是關稅被推遲。因為這件事懸而未決,不確定是否會發生,其他一切都陷入停滯。90天後會發生什麼?我們知道美國政府希望消除貿易逆差,重建制造業,把工作崗位帶回本土。
他們不僅想全面做到這一點,與全世界取得貿易平衡,還希望與每個國家——中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越南——逐一實現貿易平衡。為什麼沒有新加坡?因為美國對新加坡有貿易順差,這樣就沒問題。如果美國對新加坡有貿易逆差,我們也會在關稅名單上名列前茅。這是他們看待問題的方式。
這一信念根深蒂固,並擁有深層的動機。特朗普和他的團隊都對此深信不疑,而這些目標將非常難以實現。因此,我們必須預期他會繼續追求這一目標,當採取的措施未能產生效果時,我認為他還是不會放手,而是採取更多強硬措施。
我們可以預期美國會採取進一步的措施。這將對許多國家,包括新加坡,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處境,須應對已採取和未採取的措施,以及要到來的更多不確定性。我們所面對的已不是美國新政府上台前或4月2日前的情況;世界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美中關係
貿易方面和這項關稅方案帶來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對美中關係的損害。美國推遲除中國以外,對其他國家的關稅。
美中之間的關稅戰已經打響。第一輪,美國加征20%,中國對部份產品徵收關稅作為回應。然後美國又反擊,與中國來回交鋒。現在,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已達145%,中國對美國進口的關稅為125%。
關稅已達到一個數字不再有意義的水平。可以是100%,可以是200%,也可以是300%。這還會有多少生意可做?可能幾乎沒有,因為這是辦不到的。
這並不僅止於關稅項目。它超越關稅。例如,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什麼是稀土?它們是製造各種電子設備所需的原材料,而中國是主要出口國。
如果不向中國獲取,從其他地方很難得到。所以中國表明:「你對我這樣做,我就會回應。我會限制稀土出口。如果你不想讓我賣給你商品,沒關係。我除了不買你的商品,還會限制好萊塢電影的進口。」
電影不是商品,因為電影只是流媒體服務。但沒關係,我會限制。我不看迪士尼,我看《哪吒2》。
因此,雙邊貿易將被扼殺。為什麼?因為企業根本做不成生意。如果關稅是5%、10%,甚至15%,還可以接受。我賣給你,我們再商量。你承擔5%,我承擔10%,我們稍微勒緊褲帶——我的利潤少一點,你的成本高一點,讓我們儘量保持冷靜並向前看。
但當關稅是150%、200%,而你不知道明天或後天會發生什麼,你就無法保持冷靜並繼續下去。你必須保持冷靜,然後你可能不得不決定轉行或停業。這意味着整個業務和貿易流動將停止。
這不僅是貿易問題,因為如果我在這麼重要的問題上與你爭吵,我就很難在其他同樣重要的問題上與你合作。
例如,美國希望中國在限制芬太尼方面合作,因為製造芬太尼的材料來自中國;這些材料不知何故流向墨西哥和其他地方,被製成芬太尼,然後被走私到美國。
美國希望中國停止製造前體化學品。但中國說:我為什麼要努力這麼做?這將使局勢升級,並對美中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這實際上不是一個新問題,也不是由從這個總統開始的。這個問題已醞釀很多年。當奧巴馬成為總統時,美國的態度發生變化。
隨着時間的推移,它變得更加強硬,而無論民主黨或共和黨,都是如此。我們經常說美國在很多問題上存在分歧,但在對中國的立場上,美國人是團結一致的。他們達成強烈共識,認為中國是一個必須認真關注和積極應對的「步步緊逼的挑戰」。
他們非常努力地保持領先地位,防止中國超越他們。同時,中國人說:「我正在成長,我正在發展。我想在世界上占據應有的位置。誰能阻止我?」
所以,這是一個根本性的矛盾。美國人說,「我要確保你不會超越我」。中國人說,「我有權發展」。
我們可以談論雙贏,但當你這樣說時,就存在一個根本性的矛盾,而且它不容易解決。最近的貿易戰使情況惡化。這將成為兩國以及世界的一個嚴重問題。
我們該怎麼辦?有些人說,「不要激動,不要誇大問題。我們以前歷經更大的風暴卻沒有失敗。我們應該泰然處之」。沒錯,我們不應激動,應處變不驚。但我們還是必須關注並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這對我們意味着什麼。因為這次,出現一些重要的轉變。
多年來,我們經歷過全球金融危機、亞洲金融風暴、沙斯疫情,以及最近的新冠疫情等危機。每隔一段時間,世界上就會發生一些事情,我們被捲入其中,必須嚴陣以待,渡過難關。每次我們都成功了,所以建立信心。但你必須了解的是,每次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都有兩大優勢。
首先,在國內,我們做了正確的事情。我們能夠團結起來,齊心協力,採取正確的政策甚至是痛苦的政策來應對。而且,我們能夠改進自己的體制,把問題解決。
其次,每次我們遇到麻煩時,新加坡都是運作良好的全球經濟與貿易體系的一部份;這個體系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流動,並鼓勵跨國公司尋找開展業務的地方。我們效率高,各方面的發展不錯。我們走出困境後,重新融入,恢復增長和發展,繼續取得成功。
所以每次你遇到麻煩,只要重新振作,再次融入,就能繼續增長。下一次遇到麻煩時,你只要走出困境,這個體系仍然存在。
這個基於世界貿易組織的全球金融體系,讓我們受益良多。這個體系的什麼東西幫助我們?它為大國和小國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在世貿體系下,規則是相同的,市場准入也是相同的。例如,國家之間的貿易有時會面對關稅,或其他限制。
你可以這麼做,但你不能歧視貿易夥伴,無論大小。舉個例子,為了保護歐洲汽車產業,歐盟提高對日本汽車日產或豐田的關稅,就必須對來自中國、韓國、印度、美國等其他國家的汽車收取相同的關稅。你必須平等對待它們。如果新加坡有出口汽車,也會被徵收同樣的關稅。
另一方面,如果對一個國家做出讓步,就必須對其他國家也這麼做。例如,如果澳大利亞說,「我允許從印度進口的稻米免稅」,它就必須對日本、中國、越南、美國等其他國家的稻米也採取同樣的措施,即所有國家的稻米都必須免稅。
這必須是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你可以保護自己,但你不能在貿易夥伴之間進行歧視。這就是所謂的最惠國待遇(Most Favoured Nation)。聽起來好像如果你是最惠國,就會得到一些特殊待遇,但實際上,最惠國只是意味着平等待遇——你不比其他人得到更多,也不比其他人得到更少。
這是一個大國和小國的公平競爭的環境。但對於沒有多少議價能力的小國來說,由於規則一視同仁,所以我們享有與大國相同的市場准入,並從大國的議價能力中受益。因此,我們可以獲得准入,以及獲得投資和就業機會。所以,最惠國待遇對新加坡至關重要。
這次不同的是,美國想要廢除最惠國待遇制度,並用對等關稅取而代之,這意味着它不會平等對待每個國家。它要一對一地對待每個貿易夥伴。我們進行交易,你給我什麼,我就給你什麼,至少在原則上是如此。當你討價還價時,當然,我希望你多給我一點,這時就可以利用美國的議價能力。
美國的經濟體量很大——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四分之一,也在全球商品貿易中占七分之一。所以借用一句名言:「為什麼要平等對待每個人?他們無牌可打。」為什麼不採取一對一的方式,像比腕力比賽,看看誰的二頭肌更大,誰的胳膊更有力,就會看到誰更強壯;這樣我們就能得到更多。這是美國正在尋找和促成的一個根本不同的世界。
這種方法不會達致雙贏,而是我贏你輸。換句話說,美國只要自己過得好。它真的不在乎其他國家是否過得好。特朗普最近說:「如果我們達成一個對美國真正公平和好的交易,而不是對其他國家有利的交易,這就是美國優先。現在是美國優先。」
因此,這對新加坡和世界有非常重大的影響。
為什麼這對世界不利
這對世界意味着什麼?
首先,不同國家將有不同的規則。小國會遭受損失,因為它們沒有議價能力。但即使是大國也不會做得很好,因為規則會有很多混亂、很多不確定性、很多差異。而且會有更少的機會進行貿易、投資和共同開展業務。
其次,無論關稅是否平等,在當前的情況下,它們會變得不平等,進而扼殺貿易,提高成本,抑制增長。在本世紀初,美國的平均關稅約為1%。所以基本上,如果你能向美國銷售,你的商品幾乎可以免稅進入美國。
這方面有一些例外,如卡車,美國就徵收很高關稅。其他東西如糖,是受限制的,美國對此很敏感,因為它有農民要保護;乙醇也同樣被限制。但總的來說,關稅只有1%。美國是全球貿易體系的支柱。現在,它的關稅已達到約10%,這是80年來從未有過的水平。這是非常高的,比任何其他發達國家都高。
如果在90天後,其餘的對等關稅生效,達到30%、40%,有些甚至接近50%,美國的關稅將比二戰前、在大蕭條期間美國將關稅推高時——這在當時加劇美國和世界的大蕭條——還高。事情還不止於此,因為一攬子關稅迄今還未包括藥品和半導體。
藥品業和半導體業可能會暫時高興一陣子,但美國已表明會徵收這方面的關稅。這可能會對新加坡造成相當大的打擊,因為藥品和半導體是我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美國關稅對我們的直接影響。
但當其他國家進行報復時,就得預料到會出現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的情況。中國的情形就是如此,這也會在其他國家出現。這將導致螺旋式下滑的局面,影響將更加嚴重。加拿大已經報復。歐盟也進行一些小心翼翼的報復,因為它有點害怕。歐盟對哈雷·戴維森電單車徵收關稅,因為這是標誌性的美國產品之一,但它沒有對威士忌、波旁酒徵收高關稅。
為什麼?因為美國人說,「你對波旁酒這麼做,我就會對法國紅酒、德國紅酒、香檳酒徵收關稅」。所以雙方暫時保持冷靜——它們可以為此喝一杯。但這只是個小項目。隨着爭吵的繼續,它會變得更大,影響會更糟。中國已去到盡,其他國家也可能朝這個方向發展。這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第四,當面對關稅時,我們說:「好吧,這將抑制增長,經濟將放緩,利好將減少。」但它不僅抑制增長,而是會帶來很大的破壞性。如果增長放緩意味着銷量下降,利潤下降,可能花紅也減少,那我就勒緊褲腰帶,也仍然有工作。也許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可以去找另一份工作。但如果供應鏈被打亂,如果受到100%關稅的衝擊——中國的公司正在為美國的聖誕節製造聖誕樹,但面對150%的關稅,聖誕節將不會到來。
如果新加坡的藥品和半導體被徵收這樣的關稅,我們還能慶祝聖誕節嗎?這意味着行業可能被打亂,企業可能完全承受不了。整個商業模式可能會突然消失,不僅不再招聘更多的人,還可能突然出現很多冗員。如何照顧他們?這可能很快導致經濟衰退——美國本身的衰退,以及對其他地方的影響。這將成為企業和消費者,以及全球經濟的負擔。
第五,所有這些新的關稅,將持續很長時間,不會很快消失,因為一旦開始徵收關稅,以及市場受到保護,就很難取消。人們會習慣它。一些公司可能會投資。美國徵收關稅,然後說:「來美國投資吧。」於是我到美國投資,但它真的沒有競爭力。
你想在美國製造聖誕樹,但成本很高,而且去哪裡找工人?但在你徵收關稅,並且聖誕樹工廠已建成後,你想要取消關稅。工廠說:「我會完蛋的,請幫幫我。」所以你不能再取消它。關稅會一直存在,這就是現實。而且,如果你取消它,反對黨會說:「但你看,中國仍然保留關稅,我為什麼要自行解除武裝?」美國必須與中國談判,而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從美國戰前的高關稅,到2000年關稅降至1%,接近於零,需要近80年的時間。所以現在,如果關稅上升,它們會維持一段時間。如果美國想降低關稅,我認為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不會消失,所以這將是一個長期問題。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