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華李在明就任韓國新總統 中國仍需保持淡定平常心
尹錫悦今年4月被彈劾下台之後,韓國火速在60天內進行了下一次總統選舉。李在明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當選了韓國新一任總統。從投票率看,此次大選投票率接近80%,為1997年以來的最高峰。從得票率看,李在明得票率約為49.31%,領先第二名約8個百分點,遙遙領先,再也不是2022年總統選舉時當選者僅以0.73%微弱領先的局面。
李在明勝選後不少人認為這是眾望所歸,對於他的溢美之詞紛至沓來。有言論憶及他貧困農民的家庭出身,認為他是新的寒門貴子。還有聲音談及他對中國的友好態度,認為他上台後半島局勢將出現緩和,改變對美國的一邊倒對中國是極大利好。
但這次選舉本質上是對尹錫悦的民意審判。尹錫悦錯在頒佈戒嚴令喪失民心,而這並不是李在明理應獲得支持的理由。出身卑微不等於天然代表民意。李在明的政治主張和尹錫悦的親美不同,不能說他就是親華的。李在明的成功在於抓住了尹錫悦的錯誤不斷放大,他本質上是一個利用了制度漏洞進行狂熱表演的政客,他能不能坐穩總統職位尚未可知。
尹錫悦之所以作出頒佈戒嚴令的錯誤決定,在於李在明所在的共同民主黨在上次選舉中成為國會的多數席位,動輒彈劾政府官員使得國政幾近癱瘓。李在明一直在做的是同尹錫悦當局進行政治鬥爭,給尹錫悦執政制造障礙。
李在明不僅擅長政治鬥爭,更嫺熟地掌握了選票政治的精髓。尹錫悦頒佈戒嚴令後,李在明火速趕往國會,在這萬分緊急的局面下,還不忘用用手機直播他翻越圍欄繞開警方安保的行動,將自己反抗者的形象廣而告之。此前他曾公開絕食24天抗議韓國政府的政策,幾乎天天登上媒體頭條。說他是「韓國版特朗普」毫不為過。
更諷刺的是,尹錫悦被彈劾下台,李在明本人也官司纏身。2024年11月李在明以違反《公職選舉法》為由在一審判決中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今年3月韓國首爾高等法院對此案作出二審判決,推翻一審判決結果,李在明被判無罪,之後他獲得了參選總統的資格。但韓檢方遂提出上訴。5月1日,韓國最高法院推翻二審無罪判決結果,將案件發回首爾高等法院重審。三審李在明即便被判有罪,在他已經當選總統的情況下,總統一方面有刑事免責權,另一方面他也可以赦免自己。
除此之外,李在明還有兩個案件在走司法程序,一宗涉及京畿道城南市房地產開發案的貪腐案,另一宗涉及參與向朝鮮非法轉移800萬美元現金。李在明當選總統後如果國民力量黨繼續推動相關調查,那麼不能排除李在明未來某個時候會因為這些案件喪失民心。
此次大選,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得票率為41.3%。金文洙是尹錫悦的支持者。在今天的局面下他能夠獲得41.3%的選票,位列五大總統候選人的第二名,說明反對李在明的力量不容小覷。彈劾尹錫悦的過程中,尹錫悦的支持者多次舉行大規模的政治機會表達立場。事實上,韓國的政治並沒有翻過將尹錫悦拉下馬這一頁,韓國社會的對峙和對立仍在持續。李在明只是一個想把尹錫悦拉下馬被權力矇蔽了雙眼的政客,無法承擔起韓國改革和前線的重託。韓國現在的民主困局依然無解。
和尹錫悦政治極度親美並不同,李在明直接表示自己將會推行「實用主義外交政策」。一方面強調要和中國建立友好關係。另一方面則表示要鞏固韓美同盟的根基。但在現如今的國際政治氛圍下,李在明要想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越來越困難。
美國在實力衰落的過程中,對盟友的施壓力度大大增加。駐韓美軍司令在韓國選舉期間發表演講稱「韓國是美國距離中國最近的盟國、是不沉的航空母艦」。
李在明在台灣問題上秉持對海峽兩岸都「說謝謝就好了」的態度,在俄烏問題上奉行不干涉政策,很可能面臨美國的政策施壓。在關稅問題上,李在明坦言「不能急着談判,要看看特朗普的牌再出手」,但是能否經得起特朗普政府的敲打還是未知數。
從李明博、朴槿惠,到文在寅、尹錫悦,再到李在明,韓國過去數任總統的外交傾向在親美和親華之間來回搖擺,無論哪一方力量都沒有長久執政。韓國的實力決定了它在抵抗大國的脅迫時選擇的空間很小。中國對於李在明的親華仍然要保持平常淡定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