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歐四大主角上場 普京的兩手準備

撰文:紀瀾
出版:更新:

拜登(Joe Biden)上台後,以中美為核心的國際較量迅速擴大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中美會談之前出訪日韓,希望與亞洲的這兩個關鍵盟友共同應對中俄。

中美阿拉斯加會談後,布林肯出席北約外長會,表示美國希望重振北約,中國在軍事上的崛起和俄羅斯「試圖破壞西方穩定」要求北約團結起來。美國要應對中國在歐洲獲得了共鳴,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中國的崛起為北約成員國帶來新機遇,北約不能不着手應對中國。歐盟旋即以新疆人權為由對中國發起1989年來的首次制裁。

而中俄外長3月22日至23日進行了戰略協商,雙方「通報了各自對美關係近況」,會後發表了有關當前全球治理若干問題的聯合聲明,其中提到「反對將人權問題政治化,摒棄借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和搞雙重標準」。中俄的指向性非常明顯,俄羅斯站在中國一方的意味也非常濃厚。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3日至25日訪問韓國,其中一個議題便是呼籲韓國不要加入牽制中國的印太戰略。而面對歐盟的制裁,北京也同步制裁歐盟10個個人和4個實體。

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四方勢力中美俄歐都已經上場出牌。

+9

這其中俄羅斯的表現是相當亮眼的。不少國家都面臨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壓力,美國的盟友如日本、韓國和歐盟等非常謹慎作出抉擇。相比之下,俄羅斯的選擇非常乾脆,很快就站在中國這一側。

這是因為俄羅斯越來越需要北京。俄羅斯固然可以憑藉軍事展現自己在全球的存在感,但俄羅斯的整體實力的下滑是不爭的事實。這種下滑最為明顯的就體現在聯合國五常爭議,如印度提出了要加入五常的提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更是要求聯合國改革,取消五常的地位。俄羅斯作為五常之中經濟排名最為靠後的國家,如何維持自己的全球大國地位成了問題。俄羅斯需要北京的肯定,更需要與北京團結。

+8

而與北京合作的同時,普京也在尋求緩和與美歐的關係。拜登上台後,普京便遞出橄欖枝邀請其對話。

至於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在拜登宣布制裁後,德國也不為所動,仍堅持與俄羅斯合作,是俄羅斯持久發力改善同歐盟關係的結果。如今,在抗疫的大背景之下,美歐在疫苗分發問題上尚未達成共識,而歐盟也開始審議俄羅斯「衞星-V」疫苗,俄羅斯有望藉着疫苗推進與歐洲的關係。美歐之間的分歧為俄羅斯打入西方提供了機會。

從全球地緣政治層面來看,全球博弈最為激烈的兩個國家變成了中美,中國成為美國重點關注的對象。相應地,俄羅斯不再是美國的頭號挑戰者和威脅。過去數年來俄羅斯面臨來自美歐的戰略壓力將有所緩解,這個大背景有利於俄羅斯與西方世界的合作。俄羅斯正在積極把握時機,減少自己的敵人。

在全球力量格局中,俄羅斯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自己面臨的危機,既同中國背靠背鬥爭,也開始越來越兼顧與西方的關係,做兩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