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學者:烏克蘭最險時刻已過 和解仍無望|專家有話說

撰文:楊永年 劉燕婷
出版:更新:

3月上旬起,烏克蘭基輔當局與東部兩大獨立政治實體:「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uhansk People's Republic)衝突持續升温。事態惡化既涉美俄兩強博弈,更與後蘇聯時代的地緣格局變動相關。對此議題,《香港01》專訪了在台任教多年,任職於台灣淡江大學俄國語文學系的俄羅斯政治專家彼薩列夫(Alexander Pisarev)榮譽教授,針對近來劍拔弩張的烏克蘭東部情勢提出若干看法及見解。

基輔難耐媒體加油添醋 俄烏互探紅線

彼薩列夫分析了事件的內外背景,指出內部背景方面,澤連斯基(Alexandrovich Zelensky)在2019年上台後,本想利用外交手段解決烏克蘭東部的衝突問題,但是自2020年始,因受壓於國內的政治支持度不理想,為了選舉策略考量,使他開始採用更激進的民族主義立場。

外部原因方面,2020年秋季,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發生了戰爭,前者成功的透過此手段佔領了此前屬於亞美尼亞飛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 Karabakh)地區,引起了烏克蘭媒體的關注,大肆宣揚若阿塞拜疆可以透過武力解決領地問題,那體量更大的烏克蘭為何不行?儘管基輔當局對此保持相當程度的克制,但終究難耐媒體不斷加油添醋。

彼薩列夫指出,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各自劃有紅線,雙方皆不打算讓衝突繼續升温成戰爭,但各方仍維持各方的精神戰爭的層面。(香港01)

彼薩列夫也指出,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各自劃有紅線。烏克蘭上述的行動,在俄方觀點來看,位於烏東地區的烏克蘭軍隊開始增強武器設備,並且國內的激進民族主義變得更加強勢,這顯然不是和平的信號,以致促使俄軍開始在俄烏邊界加強駐軍。俄羅斯的紅線是,若基輔開始強力進軍烏東地區,那俄軍就要介入。

而烏克蘭的紅線則是,若俄軍越過國界,那烏軍就必須回擊。儘管局勢緊張,但雙方的紅線也藉此劃得清晰了,俄烏兩國皆不打算讓衝突繼續升温,演變成戰爭的局面,俄羅斯也藉此向美、歐等西方國家表明了,烏克蘭加入北約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換言之這是各方的精神戰爭。

基輔當局相較烏東來説紙面實力佔據絕對優勢,但是俄烏邊境的俄軍讓基輔當局不敢輕舉妄動,得到俄軍支持的烏東實際上讓基輔方面的紙面優勢蕩然無存。(Reuters)

基輔 vs 烏東:紙面實力基輔佔優 實則無以發揮

彼薩列夫説道,烏克蘭有人口4,000萬人,軍隊數量25萬,而位於烏東地區的人數約略4萬左右;烏東方面,頓內茨克人口400萬人,盧甘斯克200萬人,武裝力量粗估約略3.5萬人,紙面上遠輸基輔當局。但是面對俄烏邊界的俄軍部隊,烏克蘭顯然也不敢輕舉妄動。俄羅斯在俄烏邊境屯兵、演習,人數從4,000人暴增到15萬人,並且擁有更精良的裝備,邊境的俄軍加上烏東的武裝力量,讓基輔方面的紙面優勢蕩然無存。

阿塞拜疆在亞美尼亞的戰爭中取勝,有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前者獲得許多由土耳其資助的無人機,亞美尼亞對此完全無力招架,此種戰爭方式進入了烏克蘭當局的眼簾,認為這可能形成一種對俄進行「不對稱戰爭」的廉價手段,土耳其也樂得向其銷售軍用無人機。不過實際上,俄羅斯並非沒有反制無人機的方式,且其擁有的無人機數量遠比烏克蘭更多,儘管過去7年烏克蘭推動了軍事改革,但是顯然仍不與俄軍處於同一個量級。

彼薩列夫認為,最危險的局面已經過去了。首先,俄羅斯雖然是強勢的一方,但烏克蘭背後也有美國與北約的口頭支持,雙方不至於形成武力對壘。另一方面,烏克蘭受限於國內有限的交通系統,要在積雪剛融化、遍地沼澤泥濘的情況展開作戰,顯然是不智之舉,假若真有可能發生戰事,估計要等到夏季的6月到來,但這段時間已足夠俄羅斯、美國、歐盟及烏克蘭四方摸清彼此的紅線,為後來的談判形成良好的基礎,故應不至於演變成戰爭。

前路茫茫 烏東地區何去何從

彼薩列夫分析,有了2014年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的案例在前,俄羅斯官方對烏東和對克里米亞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對莫斯科當局來説,克里米亞已永遠是俄羅斯的省份,其200萬人民也屬於俄羅斯公民,其擁有重要的地緣政治位置,並且位於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的軍港亦屬俄羅斯所需。

然而對於擁有600萬人口的烏東兩共和國,俄官方內部有聲音認為,若將其納為省份,會給聯邦政府帶來巨大的預算壓力,並且會進一步招致國際惡評及經濟制裁,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也已明確表示,克里米亞有高達95%回歸俄羅斯的支持度,但是烏東不見得有這麼高。

彼薩列夫認為,2015年簽署「明斯克協議」(Minsk Protocol)時,烏克蘭當局修法讓烏東地區擁有特殊地位,形成與烏克蘭共組聯邦的形式,擁有高度自治權,在經濟、內政上擁有自決權,但是國防、外交仍聽從基輔,而烏東民眾也認為自己是烏克蘭人,但仍想在經濟上與俄羅斯保持密切關係。但是基輔當局在2020年便轉換立場,企圖改變現狀,推翻2015年達成的協議,以全面控制烏東地區及俄烏邊界。

對普京來説,此次俄軍的行動就是要確保「明斯克協議」的內容仍能繼續維持,俄羅斯並不企圖將烏東納為己有,只希望能讓該地區能與俄羅斯維持密切關係,但假若發生戰爭,烏克蘭當局試圖跨過俄羅斯設下的紅線,那俄羅斯將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炮製2008年的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的模式,直接以武力讓烏東成為獨立的兩個共和國,第二種模式則是2014年的克里米亞模式。

而在克里姆林宮對烏東議題的立場上,是否存在普京與接班人的差異,彼薩列夫亦分析,前蘇聯地區有許多的執政者更替,是基於原任執政者死亡,普京也有可能會是這種模式,現在談俄羅斯的接班人顯然為時過早。現任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是一名優秀的官僚,在經濟及財政方面有過硬的實跡,但總體來説不是個有實力的政治家,能否作為普京的接班人不無疑問,而現階段俄烏關係會如何發展,實際上也沒有米舒斯京置喙的空間。

中企北京天驕航空公司對馬達西奇公司的併購案遭到烏克蘭當局否決,中國方面非常生氣,除了索取鉅額違約金外,也可能會中止與烏克蘭的經濟關係,這對烏克蘭慘淡的經濟將會雪上加霜。(超大軍事)

概述俄烏經濟 恨鐵不成鋼

彼薩列夫表示,自2014年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後,俄政府在當地投資不少,積極的將之作為自己的省份進行建設。不過總體來説,俄羅斯自身的經濟狀況仍然嚴峻,普京在自己上任的第一個任期內,積極推動經濟改革,但是第二個任期之後就幾乎停滯。俄羅斯的經濟有80%依賴石油及天然氣等天然資源,俄羅斯無論是對歐盟或者中國的貿易,幾乎都是對其輸出天然資源,並輸入高科技產品。

彼薩列夫認為,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只能説是能夠穩步增長但差強人意。2015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2%,雖與受到制裁有關,但總體根源仍在自身的經濟結構。俄羅斯在2018年、2019年GDP分別成長了2.8%及2%,總體來説並不出色,今年應有3%到4%,算是相當平穩,但以俄羅斯坐擁的資源條件來看,它的表現不應當只有如此。

烏克蘭的情況則是非常不理想,烏克蘭在2020年的GDP下降5%,通貨膨脹率高達11%,如此的表現實在很對不住後冷戰時期觀察家們的分析,他們認為烏克蘭領土廣闊,人口眾多,坐擁良好的農業帶,繼承了許多蘇聯的高科技企業,並且俄羅斯向西方輸送資源的管線都通過其領土,先天條件非常良好,但到澤連斯基上台時,卻成為歐洲最窮困的國家之一,僅僅贏過摩爾多瓦。

彼薩列夫亦談及,以近期引發爭議的馬達西奇公司(JSC Motor Sich)併購案來看,分析家們認為其受壓於美國,因而不得不否決北京天驕航空公司對其的收購案,中國政府對這件事情非常生氣,可能會向烏克蘭索要30億美元的違約金,並且未來恐怕不會再與烏克蘭維持全面的經濟關係,這對烏克蘭經濟未來的走勢,無疑是雪上加霜。

彼薩列夫總結,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是一場悲劇,兩方都有自己的責任,最令人唏噓的是,烏克蘭已演變成俄羅斯與西方的地緣政治衝突前沿,而雙方握手言和的機會在現在以及可見的未來,恐怕都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