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能源短缺到限電 誰將在全球風潮中遭遇打擊?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到10月8日,從9月下旬開始在歐洲呈現的全球能源短缺正逐漸加劇。到5日,被產業界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天然氣期貨價格TTF突破每千立方米1,2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雖然這歷史天價並非市場需求的直接折射:它存在機構做空的嫌疑。但總的來說,以歐洲為中心開始的石油、天然氣乃至煤炭短缺以及隨之而來的電價上漲等風潮已經在所難免,西方世界也即將在此後的風波中見證最初的受害者:對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物資依賴程度高的國家將成為慘重的犧牲品。

風潮的連鎖反應

就此次風波的表現形式而言,歐盟國家已展示了災害的初步表現形式,首先是石油、天然氣價格的飆升,從9月20日開始,TTF就出現了多次歷史性的漲價;隨之而來的是基於天然氣發電而導致的電價上漲,譬如作為歐洲基準的德國2022年電力期貨已在德國大選期間飆升至100.1歐元;接着是天然氣漲價引發的工業用電上漲和採暖費用上漲。最後引發天然氣相關的石化產業,如農藥、肥料等的減產,進而促發大宗物資的漲價。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多次訪問柏林,與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就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等棘手問題進行討論。圖為2018年8月18日,普京(左)與默克爾在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新聞發布會。而今,這一問題正在讓柏林焦頭爛額。(新華社)

雖然歐洲的能源行情曾在10月6日因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穩定能源市場」的呼籲暫時下挫,但歐洲但缺氣、缺電以及油價和天然氣價格處於高位的格局很難徹底逆轉。

不可否認,歐洲各國的能源短缺暫時不至於影響民用發電,各國的新能源暫時可以滿足居民區的生活用電:歐洲發達國家需要面對的重點問題並不在「是否用得起電」上。但這場風潮仍然會嚴重影響各國的工業用電成本,它意味着相關各國是否會根據能源價格上漲去調整碳排放策略,會不會擠壓企業生產成本。它直接影響了發達國家在國際社會的經濟比重,並直接影響國際經濟的走向。

以英國為例,該國電價在9月中旬上升至475英鎊每兆瓦時,用於工業生產的電力更是奇貨可居,導致能源企業在高峰時段竟賣出了2,500英鎊每兆瓦時的天價。由於英國將近一半的電力都依靠天然氣,鋼鐵、化工等高耗能行業已經承受不起高昂的電價;另有兩家化肥公司計劃在冬季關閉工廠,化肥廠的關閉或減產將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甚至危及農業的生產。

莫迪所在的古吉拉特邦的建設及電力供應狀態較好,相比之下,印度其他地區就較為嚴重。賈坎德邦的電力赤字為18%至24%之間,比哈爾邦和拉賈斯坦邦的電力赤字則為 6% 至 17%。(路透社)

對外界來說,因缺水導致重啟天然氣發電機的巴西,以及主要火電廠的煤炭庫存平均只有4天的印度也許會成為此次新一輪風波中最為突出的角色。到10月8日,印度北部多個邦已開始出現限電、停電事件。但間接抬高天然氣和煤炭價格的巴西與印度也許並不是近期風潮中最大的受害者。

考慮到日本即將在10月30日結束其「緊急狀態」,這一第三大經濟體的「解封」將會進一步加速全球能源的擠兑。考慮到日本96%至88%的能源都來自於海外進口,其電力的76%來自於煤、石油、天然氣發電,其中石油發電的比率達50%,這或許意味着日本的復甦將為此番風波踩下加速的油門,而完全依賴進口能源的日本也將成為此次風波中受創較突出的工業國家。

早有跡象的風潮

在分析人士看來,這種局面的形成早有兆頭,新冠疫情後的社會環境、「碳中和」的國際需求以及其他政治因素與之有關。

首先,國際社會自新冠疫情蔓延以來,各國經濟、生產、經營活動因防疫被迫中斷,掩蓋了全球能源緊缺的問題。它導致全球主要產油國和輸出國紛紛大幅壓低產量,以保市場穩定。國際上對全球能源緊缺的心理、物資、技術、市場準備因此嚴重不足。隨着全球疫情在局部地區得到緩解後,復工復產地區恢復能源需求,全球能源產能和需求因此出現巨大缺口。

其次,相對於可以參與電網調峰的傳統能源電站,迄今為止所謂的清潔能源仍無法擔任國際能源供應的大任。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光伏發電及風力發電兩大宗。兩種發電方式均因為供電不平穩,難以輕易參與電網併網。譬如在2021年,依賴風力發電的歐盟就遭遇了無風環境下出現的能源不足問題。至於長時間高負荷運轉的核電站,本身也不適合參與電網調度。它使得傳統依靠煤、石油和天然氣的電站更為穩定。

再次,西方世界對於傳統能源的妖魔化,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呼聲日益強烈,嚴重影響了傳統能源的開發利用。譬如美國拜登(Joe Biden)當局的氣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就在全球巡訪之際規勸包括孟加拉國在內的多個小國放棄新建傳統火電站的計劃。在美國、歐盟把氣候變化和碳排放問題當作政治施壓的工具之際。它也導致西方世界在這一意識形態下被動出現能源供應的脱節。

最後,西方世界中能源生產和供應背景上還加入了政治等複雜、敏感因素的制約。譬如當前面臨供應短缺的歐盟國家雖然有俄羅斯直通德國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但來自拜登當局的阻撓,以及「北溪2號」運營商兼唯一股東的身份讓歐盟面對供應不足的現狀仍不肯拋棄原則。德國政界甚至有「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故意空置其在德國和歐洲其它國家的氣罐」,「迫使德國給德、俄之間的北溪2號輸氣管道頒發試運行許可證」的呼聲。

當然,西方各國對於能源保障仍然有自己的底線。譬如英國、挪威等國嘗試利用挪威水電及海上風電有一定成效;法國全國的核電站則確保了該國70%的電力供應;在德國,基於煤炭的傳統火電站仍然佔據25%以上的能源結構。但全球性的物資短缺仍將讓各國的權宜之策變成杯水車薪。越來越多的國家對於能源進口和電力的迫切需求,將導致這場風潮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