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防核戰聯合聲明為動盪的世界築下了一道脆弱防線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2022年1月3日,新年伊始,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與法國等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同時也是在國際法層面合法擁有核武器的五個核大國共同發表《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

五國在聲明中表示「避免核武器國家間爆發戰爭和減少戰略風險是我們的首要責任。」「我們申明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鑑於核武器使用將造成影響深遠的後果,我們也申明,只要核武器繼續存在,就應該服務於防禦目的、懾止侵略和防止戰爭。」

聲明還強調「我們願保持並進一步增強各自國家措施,以防止核武器未經授權或意外使用。我們重申此前關於不瞄準的聲明依然有效,重申我們不將核武器瞄準彼此或其他任何國家。」

聲明承諾「將繼續尋找雙、多邊外交方式,避免軍事對抗,增強穩定性和可預見性,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並防止一場毫無裨益且危及各方的軍備競賽。」並「決心在相互尊重和承認彼此安全利益與關切的基礎上開展建設性對話。」

「五常」聯合聲明可以說是五個核大國送給世界人民的最好新年禮物。儘管類似聯合聲明的實際束縛力非常有限,也根本緩解不了五大國之間的矛盾衝突,尤其是橫亙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世界與中俄之間的結構性利害衝突,世界與地區熱點(如烏克蘭與台灣)仍在持續升温,但是這個聯合聲明至少表明五個核大國仍然對核戰爭、核擴散等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威脅保持着國家理性與軍事敬畏,算是為這個動盪不安的世界築下了一道脆弱的安全底線,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個好事。

五個核大國共同發布聯合聲明,對世界是一個好消息。(新華社)

該聯合聲明表明,不管國際衝突如何發展,區域形勢如何緊張,至少在國家心理層面,五個核大國是不願打核戰爭、不會搞核擴散的,而且也願意以聯合聲明形式共同承擔起這個國際責任。

這些年隨着核技術進步和現代戰爭形態變化,在核大戰打不起來的情況下,五個核大國都在積極進行核武器的小型化與實戰化準備。特別是美俄中等三個危機意識更強的國家,在該領域都取得了不小進步。這個聯合聲明表明,即便是這種小規模有核戰爭,五大國也無意冒險發起。

而考慮到五大國的影響力和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地位,只要這五個國家能守住這道防線,人類社會的底線安全就能得到基本保證。

該聲明對那些正深陷衝突危機,試圖將核大國拖入戰爭危局,指望核大國「帶核護衛」,甚至「授之以核」的國家和地區利益來說具有兩面性。

一方面,五大國已經明確表明,不願也不會「帶核」介入衝突,以免局勢失控殃及自身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算是在根本上為區域衝突劃了一條安全底線,不至於使區域衝突失控上升為人類的共同災難。。

但另一方面,因為衝突產生的根本原因並未消除,甚至還有繼續深化、惡化之勢,在消除了「核擔憂」後,各大國必然會在政治、經濟與常規戰爭層面,進一步放手加大對沖突的介入力度。

因此地區衝突不僅不會因為 「五常」的反核戰聲明而趨緩,反而會更加激烈,代理人戰爭的風險不僅不會因此而降低,反而會因此而更加危險,甚至不排除會將五大國中的某些成員直接拖入戰爭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