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變?恐襲? 哈薩克動亂究竟該如何定義

撰文:陸蓮
出版:更新:

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Kassym-Jomart Tokayev)1月10日表示,哈薩克已經度過了一場「未遂的政變」。「在自發抗議的幌子下,一波騷亂爆發了。很顯然,主要目的是破壞憲法秩序,並奪取政權。這是一場未遂的政變。」而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托卡耶夫10日稱,集安組織(CSTO)維和部隊將在哈薩克駐紮到哈局勢全面穩定為止。他十分確信哈國內的騷亂是「恐怖襲擊」。

同一天,針對哈薩克國內局勢,托卡耶夫給出了「未遂政變」和「恐怖襲擊」兩種說法。有聲音認為這兩種定性相互矛盾:如果是「未遂政變」,那麼政變的頭目是誰?到底是如何奪權的?如果是外部勢力支持的「恐怖襲擊」顏色革命,那麼到底是哪些外部勢力參與其中?關於哈薩克局勢,更多的疑惑有待解開。

在筆者看來,恐怖襲擊和未遂政變的說法並不矛盾。本質上講,哈薩克發生了一場內部權力鬥爭,是政變未遂。恐怖襲擊是奪權一方採取的行動策略。

哈薩克暴亂。(AP)

哈薩克這一波示威始於1月2日,哈薩克現總統托卡耶夫6日向集安組織求援應對「恐怖主義威脅」。作為中亞大國,哈薩克在維護國內秩序方面還需要請求外援?

伴隨着現總統接替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成為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兩位國安委副主席遭罷免,前總統的親密盟友前總理馬西莫夫(Karim Massimov)因涉嫌叛國罪被捕,局勢已經變得清晰。

現總統請求集安出手的原因,在於哈薩克安全力量並不總是聽命於總統,現總統不可能公開說自己沒有掌握全部權力,所以請求集安來幫助自己維持局勢——求助集安是新總統「剷除前總統影響 - 在政變動亂中勝出 - 成為真正權力核心」的關鍵一步。

2002年集安組織成立,當時哈薩克總統是納扎爾巴耶夫,他簽字確認了加入條約。集安組織成立幾十年來,首次集體維和竟然是出兵哈薩克,這或許是各方都想不到的。

或許在政變伊始,其中一方便不認為托卡耶夫擁有可依靠的軍事力量,因此誤判了局勢。

騷亂中,納扎爾巴耶夫的雕像被搗毀。圖為2018年9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左)為到訪的時任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右)舉行歡迎儀式。(Getty Images)

俄羅斯也不可能告訴各方,哈薩克發生了內部政治鬥爭,而自己帶領集安組織幫助現任總統鎮壓了武力奪權行動。即便所有人都知道哈薩克發生了政變,反恐維和也是一個必須的官方說辭。俄羅斯需要一個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托詞。

近年來,俄羅斯併入克里米亞、出兵敘利亞,在同美國的鬥爭中逐步佔據上風。普京恢復蘇聯昔日影響力的夢想一直都在,重振集安組織雄風,重新團結獨聯體國家,是俄羅斯抵禦北約東擴,捍衛地緣政治利益之所在。

出兵哈薩克,讓各國看到了俄羅斯的決斷、俄羅斯的決心、俄羅斯的實力。尤其是考慮到目前莫斯科正與華盛頓就烏克蘭及北約東擴問題展開密切政治交鋒——俄羅斯迫切希望抓住這一機會。反恐、抵禦外部干涉顏色革命,是再好不過的出師之名了。

2022年1月5日,現總統托卡耶夫發表電視講話穩定局勢。(AP)

因此在恐怖襲擊這一說法上,俄羅斯哈薩克當局有着共同的利益。大局穩定之後,如果停留在反恐的說法,那麼局勢平息反恐就結束了。托卡耶夫現在說性質是未遂政變,有威脅進行事後清算的意味。

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被譽為締造哈薩克的民族英雄,蘇聯解體後他就開始擔任哈薩克總統,長達30多年的政壇生涯凝聚的不只是權力,更是無可匹敵的影響力。2019年3月權力交接之後,一直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的納扎爾巴耶夫仍然是實際的統治者,托卡耶夫則被認為是傀儡總統。

納扎爾巴耶夫雖然不斷與亂局劃清界限,但哈薩克任何人想要發動政變都不可能和他脱離干係。現總統和前總統會達成何種共識?前總統會否斷尾自保?俄羅斯是否允許現總統秋後算賬引發局勢不穩?都需要觀察。「政變」一說能夠維持多久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