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洛西|北京超乎以往的嚴厲警告說明不敢與美國衝突已是過去式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近日,英國媒體報道了佩洛西(Nancy Pelosi)計劃8月份訪問台灣的消息後,拜登、美國防長奧斯汀、國安顧問沙利文等白宮代表表達了反對的立場,佩洛西對訪問不置可否,各方輿論均關注佩洛西是否會去,以及北京到底會採取何種軍事反制措施。

佩洛西在21日的記者會上稱,「我認為總統的意思是,美軍方可能擔心我們的飛機會被擊落,或者類似的事情」 。這從一個側面透露出美國軍方認為解放軍可能擊落佩洛西專機,進而引發重大軍事危機。

《金融時報》7月23日亦引述多位消息人士報道說,中方已向美方發出超乎以往的嚴厲警告,中方將不排除採取軍事回應的可能性。

如果說以上訊息是從側面反映台海可能面臨雷霆風暴,那麼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趙立堅的說法則直接證明了事態的嚴重性。

趙立堅主持2022年7月25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中國外交部官方網站)

7月25日當天的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金融時報》的報道是否準確以及如果中方可能作出軍事回應,將會是哪種回應。趙立堅說,中方近期已多次向美方表明堅決反對佩洛西眾議長訪台的嚴重關切和嚴正立場。我們正嚴陣以待。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堅定有力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由此造成的一切嚴重後果應由美方負責。

在被追問「報道中提到中方對美國官員發出了更嚴厲的警告,是這樣嗎?」時,趙立堅說,「我想你的理解是正確的」。

一般情況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回應大多是原則類的開放式答案,很少涉及封閉式的具體回覆。此次趙立堅說「你的理解是正確的」,釋放了重大信號——中國的確發出了超乎以往的嚴厲警告。

要理解若佩洛西訪台,中方發出比以往更嚴厲的警告後會採取何種措施,就要對過去中方的警告以及採取過的措施有所了解。

1950年4月,解放軍為收復台灣,迅速組建了海軍、空軍部隊,在福建前線集結15萬人的精鋭部隊準備登島戰。當時美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

1955年1月,解放軍再次提出「解放台灣」,對大陳群島發動了進攻。當時美國國會通過了「授權總統在台灣海峽使用武裝部隊的緊急決議」。同時,美第七艦隊主力向台灣海峽集結。解放軍攻佔大陳島後,根據國內外形勢的變化,調整對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灣」的主張。

1958年,兩岸爆發「8.23」金門炮戰,2名美國顧問被打死。金門炮戰爆發後,美軍與國民黨部隊組成海軍聯合編隊,美軍在台灣海峽雲集航空母艦7艘、重型巡洋艦3艘、驅逐艦40艘。美國第一批陸戰隊3,800人在台灣南部登陸。為避免中美發生直接衝突,中方宣佈暫停炮戰。

1950年、1955年、1958年中美在台海直接開啟軍事對抗的前提是中美尚未建交,並且1950年到1953年朝鮮戰爭如火如荼。今天中美雖然關係緊張但還未斷交,直接陳兵對抗不是可以參考的先例。中方發出比以往更嚴厲的警告,這個參照的維度應該是中美建交以來。

美軍「本福德號」伯克級驅逐艦7月19日亦駛經台海。(Facebook@U.S. 7th Fleet)

中美建交以來,台海發生的嚴重危機莫過於1995年李登輝訪美引發的台海危機。1996年3月,解放軍展開兩次大規模軍事演習,對台灣島周圍近距離水域發射導彈。在解放軍舉行導彈演習期間,美國派遣2艘航母駛往台灣島東部海域。面對進入台灣海峽的美國艦隊,解放軍也並沒有任何退讓,發布命令繼續進行導彈試射。當時統一之戰一觸即發,如果不是解放軍內部前少將劉連昆被台灣策反出賣情報,統一進程可能已經開啟。

1995年允許李登輝訪美,是美國對台灣的官方承認。此次佩洛西作為美國政府第三號人物如果訪問台灣,同樣是美國對台灣的官方承認。此次中國發出超乎以往的嚴厲警告,應對不會低於以往,很可能發生類似或者遠甚於20世紀90年代的台海危機。

20世紀50、60年代美國軍事干預台海,中國迫於實力懸殊,只能暫時維持兩岸分治現狀。改革開放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為了捍衛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避免衝突和摩擦一度佔據中國對外政策主線。此番如果佩洛西訪問台灣,中國做好了同美國發生軍事衝突的準備。中國不敢同美國動武,不會輕易同美國動武的刻板印象勢必將被打破。

一方面中國的實力日漸增強,另一方面美國日漸空心化一中政策。如果佩洛西訪問台灣,則是承認台灣的有力證據。這種趨勢不可以愈演愈烈,中國到了必須採取措施的地步了。

台海的任何擦火都有可能觸發大戰,如果沒有做好最後的最壞的準備,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輕舉妄動。中國不惜對佩洛西訪問採取軍事行動,從一個側面證實,統一隨時可以進行,武統方案早就完備隨時可以啟動。

沒有什麼敏感時間點不宜進行一說,也沒有什麼崛起之中不宜動武一說,更沒有忌憚各方議論中國尚武一說,到了一定的地步,統一就是必然要進行的,外界的說法都不會是掣肘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