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國葬│香港人的戀殖與戀舊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數典忘祖我做不出。我是中國人,我永遠愛我的祖國。」

以上發言來自香港資深影視及粵劇演員羅家英發表在微博的一段道歉視頻。初見這段話,不少中國大陸網民難免心裏一緊,以為羅家英犯了什麼嚴重的政治錯誤,甚至準備去下載他在大陸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大話西遊》以防被封殺。

而在發現他是在為哀悼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時發布的一段「未加深思熟慮」的哀悼之詞道歉後,不少網民在評論裏感慨「沒有必要吧」。

原來,今年75歲的羅家英在星期二(9月13日)前往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悼念上星期去世的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並在自己的Instagram賬號上發圖寫道:「她登基,我七歲,這70年來,英女皇是我的長輩,看着我成長到老矣。香港在她的庇廕下,人間福地,還有幾多個長輩呢,鮮花一束,謹致敬意,萬世流芳,大象無形。」

今年75歲的羅家英在星期二(9月13日)前往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悼念上星期去世的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並在自己的Instagram賬號上發圖配文,其中「香港在她的庇廕下,人間福地」一句惹來爭議。目前,該帖文已被刪除。

羅家英稱:我永遠愛我的祖國(影片截圖)

這段表達了對老人的懷緬的言論,給羅家英帶來了一場巨大的輿論風波。

都是「福地」惹的禍

有人指出,「香港在她的庇廕下,人間福地」一句,美化了英國在香港百餘年的殖民歷史,批評羅家英「認賊作父」「戀殖心態」,香港知名導演高志森更是在面簿上發文,直斥「沒有香港人的奮鬥、努力與自強,香港不可能是福地」。

在羅家英刪除原始博文併發布致歉視頻,希望大家不要過分解讀他的發言後,高志森也再次發文,稱雖然覺得悼念沒有問題,但仍不同意羅的「福地」論,也自認沒有錯誤解讀羅的話。

大部分批評羅家英的人,態度也和高志森差不多:在中國中央和香港特區政府都對伊利沙伯二世離世表達了深切哀悼的前提下,不論是羅家英,還是任何一個普通人,哀悼英女王都可以理解,但若是有意無意把香港的繁榮歸功於英國的統治,就沒那麼好接受了。

高志森的facebook評論區有網民留言說:「香港在英國治理下的成就,不是靠英女王或英政府的庇佑,是我們這一代的努力和艱辛換來的,不要在英女王面上貼金。」

香港知名導演高志森星期二在面簿上發文,喊話羅家英:「沒有香港人的奮鬥、努力與自強,香港不可能是福地」。(高志森fb)

香港自1843年《南京條約》簽訂後被割讓給英國管轄,成為英國的海外殖民地,直至1997年才回歸中國,很多像羅家英一樣的老一輩香港人,確確實實曾經歷過英女王的統治。

這些人,以及認為羅家英沒有錯的人,不免會問,對比中國大陸同時期陷於政治動亂與貧困,香港上世紀60年代開始飛速發展,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甚至成為東方好萊塢、華人流行文化重鎮,難道不就是在英國統治下的「福地」嗎?感懷當年的安穩度日、逐漸提高生活水平,因而感謝英女王的「庇廕」,在他們看來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大陸網民留言說:「其實我認為你之前的哀悼之詞挺正常的,畢竟你大多時的生活歲月都是在她的統治下,那段歲月香港也是發展得很好,人有感情懷念一下挺正常的。」

還有網民指出,羅家英和他的夫人汪明荃一直都是明確的「親中派」,愛國這一點不用質疑,此次發言即使確實有不妥之處,也不該「一棒子打死」。

哀悼的政治之爭

事實上,對英女王表達了哀思的香港人遠不止羅家英一人,由此引發的「戀殖」爭議也絕不只停留在他身上。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9月13日報道,有大批香港市民此前一天身穿黑衣、手拿鮮花到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排隊悼念女王,不少人排了近四小時才能進入館內簽字。

在這篇題為「『戀殖』與國安法下的『另類政治表態』」的報道中,BBC採訪了數名香港老、中、青年人,他們紛紛表達了對女王的不捨以及對殖民地時期香港的懷念、嚮往之情。這些人中也不乏對香港現任政府不滿、或者準備移民海外的人。

其中75歲的馮女士告訴BBC,她在女王傳出身體抱恙當晚徹夜難眠,得悉她逝世後忍不住哭,隔天就到領事館獻花悼念。「不可能對她沒感情,怎麼可能統治了156年,對自己的(前)宗主國、對女王無動於衷,那是冷血的。」

她還說,英治年代港人豐衣足食,有良好的教育和醫療制度,也有完整的法治,讓全世界都來香港投資,並說「我戀殖又如何?英國對我們好,我們不應該戀殖嗎?」

而未經歷過英國統治的幾位受訪年輕人則坦言,他們擔心香港殖民地歷史失傳,並從歷史和國際關係的角度認為女王是位優秀的領袖人物。

一名21歲的黃小姐告訴BBC,自己雖未經歷過英治年代,但仍感謝英國在1997年前那麼照料香港,讓港人享受法治和自由,「可惜現在已經消失得七七八八」。

擁有官方背景的香港建制派報章《大公報》同日則發表評論文章,指類似上述BBC報道的外媒文章是「別有用心的政治宣傳」,稱「反華媒體幻想的『港英遺民』佔香港社會主流,不過是可笑的自我意淫」。

9月13日,續有市民去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悼念英女王。(歐嘉樂攝)

文章怒斥那些報道「雖然寫的是英女王逝世,實際上是在替『殖民統治』洗白、為『愛國者治港』抹黑,可謂居心惡毒」。

該評論文章說,網上廣傳的「港青單膝跪地拜祭」的照片中的青年只是極小部分人,但他們至今仍然存在的「戀殖心態」值得關注。這背後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香港回歸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完全接受了港英管治模式,沒有真正按照回歸後的憲制、法律及實際情況進行制度性更替,進行「去殖化」工程。

不過文章也強調,「去殖民化」不代表要否定過去的一切,而是要繼承和發揚舊事物內部積極、合理的因素,並拋棄和否定舊事物內部消極的、喪失必然性的因素,這個「揚棄」過程,需要久久為功。

網傳圖片中,一名黑衣青年在民眾哀悼英女王的花束前單膝跪地,低頭默哀,引發大量網民對「戀殖」心態的嘲諷。(網上圖片)

「戀殖」源於新舊對比

其實,「戀殖」在香港早就不是新鮮的話題,早至九七前的大批量移民,近至2019年的反修例暴動、甚至反對嚴格的疫情管控時,每當香港社會民生出現波動,這個話題就會被翻出討論。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教授鄭赤琰2015年接受官媒《人民日報》採訪時說,「戀殖」情緒源於香港人的盲目和偏見。

他指出,中國大陸經歷了八國聯軍入侵、抗日戰爭、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歷史事件,而當時的香港做為殖民地不受內亂波及,人們自然覺得這裏生活安穩;再加上上個世紀中國30年的閉關鎖國政策,而香港經濟迅猛發展、國際地位上升,香港人的優越感也「水漲船高」,但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香港優勢就難以重現,所以許多香港青壯年也迷戀起殖民地時期的輝煌。

移居英國的香港歷史學者楊穎宇被問及哀悼英女王是否體現「戀殖」時也說,所謂的「戀殖」情緒,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新舊對比之下產生的情感。

不過,楊穎宇強調:「如果香港特區政府在1997年後到現在的20多年間管治得很好,人民安居樂業的話,誰還會記得以前殖民地?」

伊利沙伯二世曾經是港人的「事頭婆」,既熟悉又遠離。(Getty)

「戀舊」的香港人

香港數千民眾星期一(9月12日)前往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悼念女王,為她留下花束,表達懷念。雖然每個人在沉默的幾秒內所想的可能不盡相同,但這份哀思依然真切。(路透社)

悼念已逝的英女王時,究竟是在美化殖民者、懷念殖民地時期,還是僅僅是表達哀思,懷念舊時光,恐怕每個香港人在沉默的幾秒內所想的都不盡相同。

雖然確實有部分人對英女王的懷念中帶着強烈的政治意圖,但不可否認,對於大部分香港人來說,上世紀香港的繁榮是真,對過去生活的懷念也是真,對這位如老朋友的女王的離世感傷也是真,如果將這種人之常情解讀為「戀殖」「反政府」,未免有些上綱上線。

伊利沙伯二世九十六高壽而逝,環顧四周,與她同輩者,不多矣,她的離去對很多人——不只是香港人——來說象徵着一個時代的結束。「戀舊」可能是對他們此刻心情的更恰當表述。

羅大佑和蔣志光1991年發表的經典老歌《皇后大道東》,寫的是面對香港主權移交的複雜心理,卻也貼合女王離世、時代再翻過一頁,而生活仍要繼續的現狀:「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照買照賣樓花處處有單位,但是旺角可能要換換名字。」

想必包括羅家英在內的很多人,都想要有一首歌的時間,能不被問緣由地去懷念吧。